物理学史与基本物理概念简介第六讲.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物理学史与基本物理概念简介第六讲

?十九世纪的三大发现揭开了围观世界研究的序幕,打破了原子不可分的经典物质观,一场揭示物质围观世界结构,改变人们物质观的重大革命开始了! 本章将从20世纪初的量子理论的诞生谈起,先介绍早起量子论的三大先驱:普朗克、爱因斯坦、玻尔的中大贡献;再介绍在量子论的基础之上,量子力学的创建和发展。 这场物质观的科学革命中,可以看到科学先驱者的杰出洞擦力、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每个重大发现的提出到人们接受都经历了艰苦历程。革命离不开科学争论,离不开科学家们为了寻找物质世界的和谐统一的执着的追求精神。 §6.1 开创物理学新时代的“量子”概念的提出 物理学作为一门科学,它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近四、五百年的历史,到19世纪末,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大厦巍然耸立,使人们普遍产生了一种错觉,认为物理学的发展已经完成,人们对物理世界的解释已经达到了终点,宇宙万物必然按照由精美的数学方程所表达的物理学定律永远运动下去。 著名德国物理学家基尔霍夫曾表示:“物理学将无所作为了,至多只能在已知规律的公式的小数点后面加几个数字罢了。” 一、基尔霍夫辐射定律 黑体:理想的热辐射体是“绝对黑体”,简称“黑体”,它是在任何温度下都能全部吸收落在它上面的一切辐射的理想物体。 普朗克的能量子的提出 德国著名物理学家麦克斯?普朗克少年时就酷爱科学和艺术,中学毕业后对于人生道路的选择举棋不定,究竟 是为科学奋斗终身呢, 还是献身于音乐?普朗 克几度徘徊,反复思考 ,最终还是选定了科学。 1911年,著名英国物理学家卢瑟福提出了关于原子结构的行星式模型。但是,行星式原子模型存在两大困难: §6-3和谐的乐章——玻尔模型 一、行星模型的鉴赏家 四、玻尔模型的贡献与困难 贡献:第一次将量子化概念用到原子模型中,给出了量子化的原子结构,成功解释了氢光谱之谜 困难1:玻尔量子论不能解释氦(He)原子光谱,不能解释反常塞曼效应,不能解释光谱线的亮度; 困难2:玻尔量子理论带着鲜明的经典理论烙印,具有难以解脱的内在软弱性。玻尔将经典概念──电子轨道引入原子中,却认为电子绕核运动不辐射能量,玻尔理论找不到不辐射能量的恰当理由;它说明了光子的起源,却无法说明光子的产生过程。 面对困难,人们又开始期待着新的物理思想的产生! §6-4 得布罗意与物质波 路易斯.得布罗意(1892—1987):法国物理学家,学生期间受哥哥影响,对放射性、理论物理感兴趣,立志把量子物理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1924年德布罗意在博士论文中大胆提出了电子具有波动性这个革命性的新思想、提出物质波假设。【第二个以博士论文获得诺贝尔奖的人】 §6-5 描写物质波动的方程及波函数的统计解释 一、薛定谔波动方程 薛定谔接受物质波假设,并寻找“决定物质波的方程”;1926年完成了波动方程的建立,即著名的描述原子中电子运动的薛定谔方程。【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狄拉克(1902一1984),1926年在剑桥获得数学博士学位后,开始量子力学的数学与理论研究。 泡利不相容原理 1925年1月,物理学家泡利提出了不相容原理:即一切由自旋等于半整数的粒子——费米子组成的系统中,不能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粒子处于完全相同的状态。 这一原理解释了原子的 电子壳层结构和元素周 期律,推动了电子自旋 概念的确立。 四、一场在20世纪传为佳话的科学争论【玻尔与爱因斯坦的争论】 玻尔与互补性的美学意义 玻尔是丹麦物理学家。玻尔对卢瑟福的原子核模型进行了量子化轨道的处理。玻尔提出了“定态”和“跃迁”两个公设。玻尔理论的美,在于出色地从两个公设出发,演绎出电子运动轨道半径、能量与能级,把有关原子的两套信息——化学性质的周期性与原子光谱的不连续性有机地结合在一起。这成功地摆脱了卢瑟福核式模型的困难,绝妙地解释了原子结构的稳定性。 互补性原理的美 自从1900年普朗克提出了作用量子的概念以后,在物理学中出现了一种特别混乱、使人感到特别不美的局面。 物质形式:波动(场),能量的弥散; 粒子的,能量的密聚。 在发现了电子和光都具有波粒二象性以后,这两种物质形式之间不可逾越的鸿沟就不复存在了。它们在更高层次的概念上统一起来了。 玻尔认为在微观世界中,应当彻底改变对于宇宙和谐与秩序的审美习惯,必须承认一切最基本的概念,包括时空概念和因果概念都有它们的适用界限。 当应用某些为我们曾经习惯的经典概念来描述微观现象时,必然会排除另一些经典概念同样完美地描述微观世界的情况。而这些受到排斥的另一些经典概念,在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