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CT设备原理
CT设备
第一节 概述
一、发展简史
CT设备的问世,是医学诊断史上的重大革命。1895年,伦琴发现X线,为CT的诞生打下了基础。1917年,奥地利数学家Radon提出了图像重建理论的数学方法。他指出对二维或三维的物体可以从各个不同的方向上投影,然后用数学方法计算出一张重建的图像。美国物理学家柯马克(A.M.cormack)于1963年9月和1964年10月在“应用物理杂志”上发表两篇“用线积分表示一函数的方法及其在放射学上的应用”的系列文章,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简单的CT模拟装置。
1967~1970年,英国的Hounsfield博士提出了体层成像的方法。此方法仅需要从单一平面获取投影的读数。因此,每个光束通路都可以看作是联立方程的许多方程之一,通过解这组联立方程就能获得该平面的图像。根据这个原理,采用数学模拟法加以研究,然后以同位素做射线源进行实验,用9天的时间采集数据,2.5小时重建一幅图像,最终得出能够区分相差4%的衰减系数的实验结果。
1972年,英国豪斯菲尔德(G.N.Hounsfield)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用于临床的CT,利用这台CT首次为一名妇女诊断出脑部的囊肿,取得了世界上第一张病人CT照片。Hounsfield和Ambrose在英国放射学年会上正式发表论文,宣告CT的诞生;同年11月,在北美放射学会(RSNA)年会上向全世界宣布。1974年,美国George Town大学医学中心的工程师Ledley研制出世界上第一台全身CT。此后,CT的发展非常迅猛,在近30年的时间内,已先后从头颅CT发展到螺旋CT和超高速CT。
CT的发明被认为是:自1895年伦琴发现X线以来,在放射医学、医学物理和相关学科领域里,没有能与之相比拟的发明。为此,Hounsfield和Cormack获得了1979年的诺贝尔生理和医学奖。
(一)第一代CT(平移+旋转扫描方式)
第一代CT多属头部专用CT,由一只X线管和1-2个晶体探测器(detector)组成。由于X线束被准直器准直为铅笔芯粗细的笔形线束,故又称笔形束CT。X线管与探测器连为一体,X线管产生的笔形束穿过病人头部照射到与其相对的探测器上,X线管和探测器先做同步直线平移扫描运动。获得240个透射测量数据后,X线管和探测器停止平移,再环绕病人头颅中心旋转1°,做与上次方向相反的直线扫描运动。获得240个测量数据后,停止平移,再旋转1°,重复上述过程,直到180°,得到180组由240个测量数据组成的平行投影值,即完成了数据的采集过程(如图12-1所示),用于图像重建的数据个数为180×240。第一代CT的缺点是:X线利用率很低;扫描时间长,检查一个层面需用3~5min,故仅能用于头颅检查。为了提高效率,可再加一个探测器,一次扫描可同时对两个层面进行数据采集,获得二个层面图像。这样,提高了第一代CT的工作效率和X线的利用率,但因扫描速度慢,且采集的数据少,故重建的图像质量较差。第一代CT已被淘汰。
图12-1 第一代CT
(二)第二代CT(平移+旋转扫描方式)
第二代CT与第一代CT没有质的区别。如图12-2所示,它是在第一代CT的基础上,由单一笔形束改为扇形线束,由一只X线管和3~30个晶体探测器组成。由于X线束为5°~20°的小扇形束,所以又称小扇束CT。由呈扇形排列的多个探测器代替单一的探测器,每次平移扫描后的旋转角由1°提高到扇面夹角角度,这样旋转180°时,扫描时间缩短到20~90s,第二代快速CT有30个以上的探测器,扫描时间减至18s。为了提高图像质量,也有的采用240°、360°平移加旋转扫描,这种CT比第一代CT各项指标均有提高,不但可作头颅检查,实际上已具备了做全身CT检查的条件。如Pfizer 0200FS型、δ-50型、EMI5005型、CT-HF型、TCT-35A型、SCT-100N型等,都属该类CT。它们的主要缺点是:在扫描过程中,由于病人的生理运动,易产生伪影。
图12-2 第二代CT
第一代CT和第二代CT对病人运动引起的伪影特别敏感,因为在旋转期间不采集数据,如果病人运动,就会引起透射读数的差异,致使重建图像出现条纹伪影。目前,第二代CT已基本淘汰。
(三)第三代CT(旋转-旋转扫描方式)
如图12-3所示,第三代CT的扇形角较宽(30°~45°),可包含整个病人扫描层面,所以又称为广角扇束CT,探测器增加到300~1000个,逐个依次无空隙的排列。扫描时,X线管和探测器无需再做直线平移运动,仅做围绕病人进行的连续旋转运动即可。因此,大大缩短了扫描时间,故全身扫描时间可缩短到2~9s或更短。但需大mA,为此,均选用旋转阳极X线管。全身CT一般都采用此种扫描方式。第三代CT的优点是:结构较简单,使用操作方便,可获得较理想的CT图像。其缺点是:需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工学]A水闸毕业设计说明书之坚决不改版.doc
- [工学]AVR汇编指令2012.ppt
- [工学]B02第一章二章.ppt
- [工学]ArcGIS 网络分析-张学宝.ppt
- [工学]BP-2B母差原理.pdf
- [工学]c++ 第七章 数组.ppt
- [工学]c++1基础元素.ppt
- [工学]C++图书管理系统课程设计.pdf
- [工学]C++备课讲义第2章.ppt
- [工学]C++学习课件 第一章.ppt
- 2025浙江温州市公用事业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面向高校招聘工作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最新.docx
- 2025年蓬安县财政局下属单位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广安市农业农村局2025年公开遴选市动物卫生监督所工作人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南昌市劳动保障事务代理中心招聘3名劳务派遣驾驶员参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浙江绍兴市新昌县机关事业单位招用编外聘用人员36人备考题库最新.docx
- 浙江国企招聘-2025嘉兴海盐县城市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7人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 长沙银行2026校园招聘备考题库最新.docx
- 2026年度中国地震局事业单位公开招聘备考题库附答案.docx
- 2025福建省晋江圳源环境科技有限责任公司招聘6人模拟试卷附答案.docx
- 浙江国企招聘-2025温州平阳县城发集团下属房开公司招聘5人公笔试备考试题附答案.docx
最近下载
- 生育保险待遇申请表(模板).pdf VIP
- DB61_T 5001-2021 城镇道路路面检测与评价技术规程.docx VIP
- 吸脂手术配合流程.pptx VIP
- T_ZJATA 0033-2025 塑胶玩具中双酚类和烷基酚类物质迁移量的测定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pdf VIP
- 广铁科信发〔2019〕103号中国铁路广州局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公布《广州局集团公司地方涉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的通知.pdf VIP
- 水产品质量管理制度.docx VIP
- 高频精选:基层护林员面试题及答案.doc VIP
- 各地建设用地土壤污染风险筛选值(氟化物、钼、铊等等常用).pdf VIP
- DB42/T 2181-2024城镇道路路面检测评价技术标准.docx VIP
- DB23T 3528-2023 黄芩与油莎豆间作保苗培肥标准化栽培技术规程.pdf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