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思考.doc.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思考.doc

? ? 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的思考 ? 内容摘要:? 目前我国人口老龄化具有老年人口基数大、老龄化速度快、未富先老、地区差异大等特点,其中农村老龄化问题尤为突出,而由于目前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制度尚未完善,将导致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面临严峻的挑战。建立老年人医疗保障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农村 老年人 医疗保障 ? 20世纪80年代以后,中国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巨大的变化。20世纪90年代末,中国进入老年社会,农村老龄化尤为显著。日益增长的农村老年人口,其医疗卫生服务需要必将日益增长。随着我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试行和推广,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这一问题,但依然存在着诸多矛盾和问题。因此,在新形势下建立一套符合农村老年人特点的医疗卫生保障体系是当前农村卫生工作亟待解决的一个重要问题。 一,我国农村老年人医疗保障的现状 1? 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与特点?   自20世纪90年代末开始,我国人口已由成年型向老年型转变,中国进入老年社会行列。据预测,2001-2020年是我国快速老龄化阶段。在此期间,中国将每年增加596万老年人口,年增长3.82%,大大超过总人口年均0.66%的增长速度,人口老龄化进程明显加快。到2020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48亿,老龄化水平达到17.17%。我国老龄化有别于世界发达国家,一是未富先老,二是城乡倒置显著。发达国家人口老龄化水平城镇一般高于农村,而中国则不同。65.8%的65岁以上老年人分布在农村,农村人口老龄化水平达到10.89%,高于城市1.24%,这种倒置将持续到2040年。  2? 农村老年人医疗需求旺盛?   老年人由于生理、心理、社会等方面的改变,患各种疾病的机会大大增加。据我国城乡老年人健康调查表明,无重要脏器疾病的所谓的健康老年人仅占20%~25%。老年阶段是人的一生中医疗需求最旺盛的时期,心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恶性肿瘤是其最常见的慢性病。研究表明,农村老年人慢性病患病率为33.07%,2 w患病率为10.38%。况且,由于老年常常心理不平衡,悲观失落、孤独等情绪常常困扰他们,加上部分老年人性格异化、固执、狭隘、自私、多疑,轻微刺激即可引起较强的精神反应。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的快速推进,大量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和转移,农村出现大量“空巢老人”。据统计,目前至少有2 360万老年人独守“空巢”,“空巢”导致老年人的孤独、寂寞更加严重。所以,农村老年人的心理医疗服务需求较高,其医疗卫生保健任务越来越重。  3? 农村老年人口医疗服务利用程度较低?   2000年高龄老人资料显示,因路途远不去看病的高龄老人农村为14.8%,城镇为7%;由于行动不便未去看病的高龄老人农村为29.3%,城镇为34.7%。研究表明,老年人中有33.58%的患者未就诊,有5.89%的患者经医生诊断需要住院治疗而未住院。这说明农村老年人医疗服务利用程度较低,医疗服务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医疗服务利用主要取决于经济支付能力、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及医疗保健意识等。农村老年人由于无固定收入,大多靠子女供养,经济能力差;加上医疗服务价格的快速上涨,大大减低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支付能力,直接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我国医疗资源配置不平衡,医疗资源配置城乡倒置,医疗资源特别是优质资源都在城市和城市的大医院,占人口总数70%的农村只有20%的医疗卫生资源,农村医疗供给不足导致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差,也影响了农村老年人的医疗服务利用。农村老年人文化水平普遍较低,医疗保健意识缺乏,2000年全国城乡老年人调查显示,有87.4%左右的老年人未接受初等教育,这种偏低的文化素质决定了农村老年人健康意识和医疗保健意识的缺乏。自我保健意识较差,将对医疗服务的利用产生直接影响。  4? 农村医疗服务供给不足?   农村医疗服务由农村医疗卫生服务机构来提供。村卫生室、乡镇卫生院、县医院成为农村医疗服务的供给主体。我国医疗资源配置的“结构性失衡”,医疗服务供给呈“倒三角”,这与以社区和乡镇卫生院为基础的医疗服务“正三角”背道而驰。2003年第3次卫生服务调查显示,农村有23%的行政村没有村卫生室,有卫生室的地方绝大多数村医成了靠卖药维持生计的个体医生。由于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设施陈旧、人才匮乏、技术落后、经营亏损。农村老年人由于年龄因素,行动不便,加上经济能力有限,不可能也不允许都到县医院就诊。农村卫生资源的现状导致了农村医疗服务供给的不足。   5? 医疗保障制度不完善? 我国农村人口医疗保障目前主要有三种形式: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医疗救助和商业保险。医疗救助由于其经费来源不稳定,救助面窄,只限于遭受灾害、五保户、孤寡老人、特困家庭等,且救助标准低。商业保险受农村经济的制约,难以推广和普及。新型农村合作医

文档评论(0)

yurixiang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