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1》、《化学2》实验专题讲座.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化学1》、《化学2》实验专题讲座

《化学1》《化学2》实验专题讲座 《化学1》和《化学2》中“活动与探究”、“观察 与思考”两栏目均共计 23 处 下面对部分实验的分析有些是他人的成果,有些是我对这些实验的改进。 《化学1》P14---丁达尔现象 该实验一般老师会用“丁达尔现象实验器”来做, “丁达尔现象实验器”的缺点是一次只能1个学生进行观察,必须轮流着,不适宜课堂演示;如按照教材用大烧杯做,不光前期准备有点烦,演示时举着一大杯的胶体也不方便。 丁达尔现象的实验如改用气溶胶做,则非常方便,效果非常好。 [原实验的缺点] 由于铂丝能蘸取的溶液很少,焰色反应很快消失,学生不易看清,特别是用蓝色钴玻璃观察钾的焰色更困难。 该实验在课本24页的示意图中没有出现量筒,在实验册的所需仪器中也没有量筒,但在实验册的示意图中出现量筒,包括在一些题目中也说需要量筒。 究竟该实验是否需要量筒?量筒有什么用? 在此实验中使用量筒完全没有必要。取适量的水对溶质进行溶解,用水量只是一个在一定范围内的大约值,适当地多些或少些对实验并无丝毫影响,烧杯的粗略刻度即能满足实验要求。 可使用估计值的地方,毫无意义地使用准确值,既增加了仪器用量,又浪费了宝贵的实验时间,同时会使学生变得呆板,缺乏灵活性。这也是缺乏科学性的一种表现。 P40----电解饱和食盐水 1.按图2-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 (1)接通电源,观察食盐水发生的变化。通电一段时间后,将小试管套在a管上,收集 U型管左端产生的气体。 2min以后,提起小试管,并迅速用拇指堵住试管口,移近酒精灯,松开拇指,检验收集到的气体。 (2)取一小试管,用下上排空气法收集从b管导出的气体,观察收集到的气体颜色。 (3)关闭电源,打开U型管左端的橡皮塞,向溶液中滴入1-2滴酚酞溶液,观察溶液的颜色。 2.请根据实验现象推断,电解饱和食盐水得到了哪些产物。 此装置的优缺点: 用专门的电解食盐水装置实验效果更好 此装置在《浙江省中学各学科教学仪器设备配备目录》上有 编号:2605 名称:立式隔膜电解槽 (装置上的名称与目录上有出入) P42、43----氯气的性质 几个实验如何合并做? 如何减少污染或无污染? 金属钠的燃烧按教材放在石棉网上做效果很差: 当钠开始燃烧时轰的一声即燃烧完,有时会发生轻微的爆炸,石棉网上留下一个黑圈,黑圈的周围有少量淡黄色固体。 为什么会这样? 不清楚。 改进的方法: 找一约5﹡5cm的薄铝片,中间用一硬物砸一小凹坑,把钠置于小凹坑内,(也可用一小片破瓷片)用镊子夹住在酒精灯上烧即可。燃烧时间较长,燃烧后可以把铝片竖起让学生观看火焰,燃烧后淡黄色固体非常明显。 注:把钠块外面的包裹物切除干净。 1.实验成功的关键是控制反应的温度。先单独加热浓硫酸,待浓硫酸的温度上升到接近沸腾时(此时可以看见试管的浓硫酸内产生少量气泡),再把小试管插入浓硫酸,使其发生反应。该法演示实验,反应速度快,产生的SO2适量,而且反应的溶液经玻璃丝过滤后,少量黑色物质被玻璃丝吸附,溶液的蓝绿色很明显,再倒入水,稀释后呈现蓝色,证明CuSO4的生成。 2.反应后的小试管要先用止水夹夹住橡胶管,然后取出,再插入盛有10%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溶液上升。接着打开止水夹,褪色的品红溶液倒吸,直至烧杯,为氨气的喷泉实验学习作了铺垫,起到承上启下的作。 【实验3】 《化学2》P40、P42----原电池 这二个实验中检测电流的装置都用生日贺卡较好,电流的大小可以从音乐声的强弱、灯光的明暗中反映出来,比单纯的读数有趣,比较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P44---电解氯化铜溶液 考虑到氯气的污染问题,应在U型管口加蘸有氢氧化钠溶液的棉花,或用硫酸铜替代氯化铜。 P60---甲烷的取代反应 取代反应是学生学到的第一个有机反应类型,是最重要的几个反应类型之一,对于该实验,我个人的看法是: 具体的理由是: 1.实验前期准备量大。 2.课堂演示时带的实验用品多。 3实验成功率低。 4.如用己烷和液溴替代,一般的学校可能没有己烷,即便 是,有意义也不大。 5.现行教材中的 “活动与探究”“观察与思考”是否都是必做实验? 6.做了该实验基本上很难完成P59-P61的教学内容。(《化学1》共需34课时,《化学2》共需36课时) 我个人的观点: 个别确实耗时----教学投入产出比不大,或有较大毒害的实验可以不做。哪怕上公开课也不做。 这仅仅是我的一家之言,正确与否有待各位同行批评指正。 P72----皂化反应 这个实验既有演示实验又有学生分组实验。我感觉这是一个让教师担惊受怕的实验,老师在上课前再三强调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