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省级重点校Word版】江西省南城县第一中学2018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联考语文试题
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高中期中联考 高三语文试卷
命题教师:黄有莲 考试时间:2017年11月9日上午 试卷满分:150分
第Ⅰ卷 阅读题(共70分)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①近代以来,西风东渐。“五四”以后,西风狂飙。随着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自然成了众矢之的。礼教从古代文化价值体系的高处跌落下来,变成抬不起头的概念。时至今日,一提到“礼教”,似乎就意味着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是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唯恐避之不及;但说起“礼仪”,人们却并不反感。
②“礼仪”源自典籍《仪礼》——儒家十三经之一,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礼教”,其原义就是礼仪的教育。然而,在今天的汉语语义场中,礼仪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而礼教则成了个不折不扣的贬义词。礼教所遭受的不公正待遇,造成了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时的尴尬。子曰:“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以礼乐教化人心本来是礼教的核心内容,自现代以来,却长期无法名正言顺。
③朱熹在《大学章句序》中说:“人生八岁,则自王公以下,至于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学,而教之以洒扫、应对、进退之节??”这里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也就是学习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的基本礼仪,比如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
④清代秀才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了一本浅易的韵文读物——《弟子规》。这本久已不闻的小册子,近几年重新兴起,受到市场的热烈欢迎。与此同时,它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
⑤斥之者以为它所宣扬的是愚忠愚孝的腐朽礼教,这泛起的沉渣必将毒害儿童的健康成长。比如,从“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到“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这里只有子女单方面对父母的义务,没有父母对子女的责任。这太不公平!
⑥看来,反对者们恐怕存在一个很重要的误解。在古代,中国人一般都是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的。因此,一个男子的身份可以同时是儿子、父亲、丈夫、领导、下属和朋友。若强调这位男子作为儿子的义务,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另外,就“父慈子孝”的伦理要求而言,对成人的要求其实比小孩子高得多。
⑦很多人都认为,受传统礼教的影响,中国孩子至今仍接受着既多又严的规矩和纪律的教育,丧失了自由之个性;西方则没有礼教,孩子们没有束缚,比较自由任性。实际情况却并非如此。在阶层相对固化的西方,“礼不下庶人”,贫民阶层在礼仪和规则的教育上确实比较随意;但精英阶层的孩子都必须接受非常正规而严格的训练。无论是在知识能力的学习上,还是在礼仪规范的训练上,英美那些优质私立中小学的要求都远远高于贫民区的公立中小学。为培养出懂礼仪、有修养的绅士或淑女,英国的不少私立中小学甚至现在仍保留着传统的体罚制度。
⑧今天,我们重新重视传统的礼教,当然不是要复古几千年前的礼仪规范。“周虽旧邦,其命维新。”礼的具体内容,总是要与时俱进,跟不断变化的社会生活相适应的,但是,礼所蕴涵的精神实质——“对他人的尊重”,则是普遍和永恒的。
(节选自2016年08月06日《光明日报》钱翰的文章,略有改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五四”以后,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进一步全面学习西方先进文明,中国的传统礼教因此广受批判。
B. “礼教”的本义就是礼仪的教育,其核心内容是以礼乐教化人心,但近现代以来,却逐渐被国人误解,成了束缚人、摧残人的坏东西。
C. 今天国人在传承古代礼仪教育方面存在一些问题,其根本原因在于礼教早已成为人们避之不及的“沉渣”。
D. 作者认为,朱熹所说的小学教育,其主要内容就是礼教,即教会学生在家里和社会的日常生活中如何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等基本礼仪。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 “礼仪”源自儒家十三经之一的《仪礼》,与“礼教”的境遇大不相同,至今仍是一个正面、光辉的词语,毫无封建、腐朽、落后、不平等等令人反感的因素。
B. 《弟子规》是李毓秀根据《论语·学而》篇中“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的文意加以引申扩展,编写出来的一本韵文读物。
C. 近几年,《弟子规》重新兴起,但也引发了激烈的争议,有人认为此书宣扬愚忠愚孝,对儿童的健康成长有害。
D. 在中国,古人一般会把人纳入到一个“关系网络”中来考量,当强调某人作为某一身份的义务时,并不涉及什么平等不平等的问题。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礼教”不应遭受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专题三 病句辨析.pptx (共28张PPT).ppt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专题一 实用类、论述类文本阅读.pptx (共42张PPT).ppt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专题五 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pptx (共40张PPT).ppt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一编 专题四 扩展语句,压缩语段;选用、仿用、变换句式(含修辞).pptx (共35张PPT).ppt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三编 专题四 名篇名句默写.pptx (共29张PPT).ppt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十 名篇名句默写(B).DOC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五 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DOC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三编 专题一 文言文阅读.pptx (共62张PPT).ppt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专题能力训练二 词语、标点的使用与病句辨析.DOC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三编 专题三 传统文化经典(如《论语》).pptx (共29张PPT).ppt
- 【省级重点校word版】辽宁省凌源市实验中学、凌源二中2018届高三12月联考语文试题.doc
- 【省级重点校word版】辽宁省本溪满族自治县高级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二次月考语文试题.doc
- 【精编】2017-2018学年上学期高一第二次月考仿真卷(B卷) 语文.doc
- 【省级重点校word版】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八中2017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语文试题.doc
- 【浙江选考】2018年高考语文二轮专题复习课件:第二编 专题二 文学类文本阅读.pptx (共158张PPT).ppt
- 上海市金山区2018届高三上学期质量监控(一模)语文试卷.doc
-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 上海市青浦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题(无答案).docx
- 上海市徐汇区2018届高三第一学期学习能力诊断语文试卷.doc
- 上海市普陀区2018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