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闲置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北大之父”蔡元培.ppt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北大之父”蔡元培

“北大之父”蔡元培 生平简介 蔡元培,字鹤卿,又字仲申、民友、孑民。 革命家、教育家、政治家。民主进步人士,国民党中央执委、国民政府委员兼监察院院长。中华民国首任教育总长,1916年至1927年任北京大学校长,革新北大开“学术”与“自由”之风;1920年至1930年,蔡元培同时兼任中法大学校长。 他的教育模式新颖,不拘一格,认为教育是国家兴旺之根本,是国家富强之根基。教育思想灵活,兼容并包,不因学术争议而排斥,广泛吸收各家所长。“教育者,养成人格之事业也。”他主张教育应注重学生,反对呆板僵化。他还提倡美育、健康教育、人格教育等新的教育观念。 京师大学堂 北京大学的前身。创立于1898年7月3日。办学方针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然而因为生源鱼龙混杂,有秀才,举人,进士甚至是翰林,学生们又将上大学作为升官的阶梯。因此,大学堂离学界远,离官场近,有人称之为”官僚养成所“。 运动场上,体育教官会礼貌端端地喊口令:“大人向左转!”“老爷开步走!”学生喜好吃喝玩乐,有的一年开销高达五千银元,相当于普通人家十年用度。京师大学堂不正之风,可见一斑。 总而言之,在京师大学堂,乌烟瘴气和歪风邪气很盛,唯独研究学问的风气荡然无存。 改革北大 “思想自由、兼容并包”抒写改革灵魂。 他到校的第一天,校工们排队在校门口恭恭敬敬地向他行礼。他—反以前历任校长目中无人、不予理睬的惯例,脱下礼帽郑重其事地向校工们鞠躬回礼。此后,他每天出入校门,校警向他致敬,他都脱帽还礼。这一件令校工和学生感到惊讶的新鲜事,无疑是给封建积习严重的北大人吹进一股强劲的平等民主之风,预示着这所学校将在改革中走上新的途程。 整顿校风 “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长了”,这是一句恐吓兼要挟的话,说这句话的人是当时英国驻华公使的朱尔典。事件由来是蔡元培要辞掉英籍教员朱尔典,他便摆出一副公使的架子,非要蔡元培卖他一个面子,可是蔡元培当时去北大时就说我去做一个校长,而不是做官,在北大他最看不惯的就是学生把官场上的习气带入学校,所以这位公使也就碰了一鼻子的灰,最后不得不留下一句“蔡元培是不要再做校长了”,自找台阶。就像中国人一样,“你给我等着”,这只是找个台阶而已,听者也不会在乎。朱尔典想用这种中国人惯用的伎俩来使蔡元培就范,是找错地方用错了人,最终也不了了之。蔡元培在辞掉这样一些不合格的教员以后,就在全国寻求知名学者为北大补充新鲜血液。 “三只兔子” 蔡元培是1868年生,生肖是兔,而陈独秀恰好比他小12岁,生肖也是兔,因此,蔡元培请来陈独秀,人们就形象的说是一只兔子引来了另一只兔子。当陈独秀到北大以后就向蔡元培推荐了胡适。当时胡适正在撰写博士毕业论文,但是其导师杜威对他不专心于学问有所不满,就没让他的博士论文通过。所以胡适回到北大只是一个“伪”博士,这样的人在今天应聘,绝对没有这样的好机会。但是蔡元培就不拘一格,他认准的是胡适的学问和思想,而不是那些虚头衔。胡适的到来也为北大带来了一股新风,是蔡元培的宽容和慧眼成就了胡适。由于胡适比陈独秀小12岁,生肖恰好也是兔,所以人们说蔡元培,陈独秀,胡适,是“三只兔子”,就是他们引领了中国的新文化运动。 唯才是举 蔡元培初到北大,就去拜访了北京教育界很有影响的医专校长汤尔和,汤就告诉他,“文科预科的情形,可问沈尹默君;理工科的情形,可问夏浮筠君。”另外,“文科学长如未定,可请陈仲甫君。”陈仲甫即陈独秀,当时主持《新青年》,蔡元培看了陈独秀主办的《新青年》后,就决定请他到北京大学来。凑巧的是当时陈独秀正好在北京,蔡元培就去拜访了陈独秀,可是陈却拒绝去北大,蔡元培也不气馁,就坚持天天去陈独秀住的地方劝说,陈睡得晚起的迟,蔡就在门外等他,也不心急。颇有程门立雪的精神。从当时社会来看,蔡元培要比陈独秀的社会地位高很多,但是他并不介意,可见其修养之深,胸怀之宽广。就是这种诚恳,“三顾茅庐”,最终陈独秀答应到北大。 不拘一格 在聘请教师中,不计资历,唯才是举,网罗众家。他不仅聘请像陈独秀、胡适、李大钊等当时的新派人物,还聘用学有专长的旧派人物,如辜鸿铭,黄侃等。陈独秀在学问上毋庸置疑,但是个人作风上却不检点,还闹出了和学生在八大胡同争风吃醋的丑闻;辜鸿铭是北大拖着辫子的老师,但其学问相当厉害。蔡元培能够看到他们的亮点,包容他们的不足,这使得北大云集了各式各样的人才,为活跃北大学术气氛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 听课之自由 学校“三生”共存。即正式生,旁听生和偷听生。 旁听生制度 “偷听生”是指未办任何手续,自由来听课的。尽管未获许可,但也没人将他们撵走。上课前,教授指定专人发放油印的讲义,对上课者不问来历一视同仁,发完为止。有些正式生姗姗来迟,反而两手空空,也没什么奇怪的。偷听生中也是卧虎藏龙,其中就有金克木,许钦文和陈寿声。 金克木(1912~2000)字止默,笔名辛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