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解析.doc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江苏省扬州市文津中学2018届九年级上学期第二次月考(12月)语文试题解析

扬州市文津中学八年级语文第二次月考试卷分析 一、积累运用(42分) 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伫立(chù) 瑟缩(sè) 炽热(chì) 花团锦簇(cù) 赫然(hè) 轩榭(xiè) 颓唐(tuí) 豁然开朗(huò) 躯壳(ké) 箱箧(qiè) 淳朴(chún) 惺忪(xīng) 祈祷(qǐ) 遒劲(qiú) 禀告(bǐng) 潦倒(liáo) 【答案】B 【解析】A.伫立(zhù)B.躯壳(qiào) D.祈祷(qí) 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 我走进教室,打开电灯,漆黑的教室一下子豁然开朗。 B: 扬州参加冬季越野长跑的几千名运动员,趋之若鹜地通过了运河大桥。 C:“十九大”报告为我们描绘一副幸福民生新画卷,让人不由对美好未来浮想联翩。 D:民进党的“台独”政策与“九二共识”一个中国的原则相背离,使两岸关系峰回路转。 【答案】C 【解析】A项,豁然开朗:比喻突然领悟了一个道理。B项,趋之若鹜:比喻人们成群地争着前去。常含贬义。C项,浮想联翩:比喻连续不断。指许许多多的想象不断涌现出来。 峰回路转:形容山水名胜路径曲折复杂。 3、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项是(3分) ( ) A: 台湾“大选”参选人洪秀柱表示,两岸关系是否稳定是台湾安居乐业的基础。 B:欧盟领袖于当地时间23日在布鲁赛尔召开紧急峰会,商讨制止难民不涌入的措施。 C: 33岁迪拜王子英年早逝,他曾在多哈亚运会上拿过马术金牌。 D: 经过诗歌朗诵比赛,使人重拾古典文学之美,越发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 【答案】C 【解析】A.两面对一面,去掉“是否”。B项.否定多余,去掉“不”。D项.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使”。 4、下列解说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狂澜 沉湎 鞠躬尽瘁 呕心沥血 解说:这四个词感情色彩相同。 《范进中举》节选自《儒林外史》。 (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 解说:此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是正确的。 C、9月21日8点01分,“复兴号”首次以350公里的时速在京沪高铁上运行。 解说: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复兴号”运行。 D、在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的影响下,中亚各国之间的交往日益密切,经济发展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增长点。 解说:这个句子是个病句,应将“交往”改为“交流”。, 【答案】C 【解析】A项、狂澜:比喻动荡不定的局势或猛烈的潮流;也可来比喻剧烈的社会变动或大的动乱。沉湎:指深深的迷恋着,不能自拔。B项把句号放在B、(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年版)后。D项、删掉“模式”。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捕蛇者说》是宋朝柳宗元被贬到永州时写的。“说”是一种叙事兼议论的文体。 郭沫若的散文像他的诗一样,有的写的豪放激越、气势磅礴,也有的写的柔婉清丽、秀美含蓄。他写的《白鹭》就属于前一类,而《石榴》则是后一类的代表。 《陈涉世家》选自司马迁所著编年体史书《史记》,节选部分记述了起义的原因、经过和浩大声势。 D、李煜的《相见欢》是首抒写离愁的词,从渲染孤寂凄凉的环境气氛入手,形象地展现了心头无可解脱的愁苦之情。 【答案】D 【解析】A项柳宗元是唐朝人B项《白鹭》属于后一类,《石榴》属于前一类。C项《史记》是纪传体史书。 6、根据拼音写汉字。(用正楷字依次写在方格内,4分) 千年运河,( )育了古城扬州,感受扬州清风的和( ),品味故乡佳酿的香( ),领略千年古城的文化底( ),俯瞰城东新区的高楼大厦,万般的诗情画意尽显其中。 【答案】簇 邈 犷 讴 7、默写。(9分) ____________________,月如钩。(李煜《相见欢》) 无可奈何花落去,_____________________。(晏殊《浣溪沙》)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_____________________。(陶渊明《桃花源记》) ___________,志在千里。__________________,壮心不已。(曹操《龟虽寿》) 忽如一夜春风来,_____________________。(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 经纶世务者,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奇山异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吴均《与朱元思书》) 【答案】(1)无言独上西楼(2)似曾相识燕归来(3)有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