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一)含解析.docVIP

2018年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高频考点专攻练:(一)含解析.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 高频考点专攻练(一) 中华文明的奠基发展——先秦、秦汉 (35分钟 85分:共12个小题,每题4分;共2个大题,37分。) 【最新模拟精练】 1.(2017·广州模拟)在中国古代,朝廷根据帝王、大臣等人的生平事迹为其拟定谥号,从战国时期起,“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逐渐成为拟定谥号的规范。这一规范主要是为了 (  ) A.尊崇和颂扬先人 B.缓和君臣关系 C.惩恶劝善、维护统治 D.巩固儒学地位 【解析】选C。尊崇和颂扬先人并不可能成为朝廷一项政策的目的,故A错误;谥号的出现与君臣关系的紧张无关,故B错误;根据题干“辨行迹、明善恶、寓褒贬”可知谥号的形成主要是为了惩恶劝善、维护统治,故C正确;谥号与巩固儒学地位无关,故D错误。 2.《左传·僖公二十四年》记载:“封建亲戚,以藩屏周。”这说明西周时期 (  ) A.皇权宗法化 B.王权专制化 C.封国宗亲化 D.王国同姓化 【解析】选C。材料体现的是分封制,在分封制下,诸侯采取宗法制继承爵位,故C正确。 3.(2017·中山模拟)春秋时期齐桓公等纷纷以“尊王攘夷”为口号,以诸侯会盟为形式成为“霸主”,有学者评论说“自有霸政,而封建残喘再得以苟延。”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  ) A.诸侯争霸巩固了分封制 B.“霸主”取代了周天子的地位 C.新的国家组织方式产生 D.“霸政”维系了贵族间的秩序 【解析】选D。诸侯争霸是分封制瓦解的表现,故A错误;根据“尊王攘夷”“封建……苟延”主张维护周天子名义上的地位,故B错误;材料“封建……苟延”得出勉强维持周王室奴隶政权,故C错误;“霸政”在“尊王”的前提下通过战争、会盟等方式确立起诸侯间的秩序,故D正确。 4.(2017·湖北重点中学模拟)《史记·齐太公世家》《史记·田敬仲完世家》讲述了姜齐以及田齐的兴衰史。公元前386年,周安王正式册命田和为齐侯,自此田氏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这反映了 (  ) A.贵族政治逐渐瓦解 B.周朝统治基础有所扩大 C.分封制度逐渐恢复 D.中央集权制度初步形成 【解析】选A。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氏成为齐侯,史称田氏代齐,也叫田氏篡齐,虽得到周安王正式册命,但只是“在形式上取得了齐侯的合法地位”,因为在实质上这是对周初分封制的破坏,故A正确。 5.(2017·开封模拟)孔子的政治理想是:“远人不服,则修文德以来之。既来之,则安之。”孟子曾批判春秋战国时代连绵的战火为“春秋无义战”。这反映出孔孟 (  ) A.儒学核心思想并不完全统一 B.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尚未形成 C.仁政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 D.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 【解析】选D。材料的设问为孔孟,并没有强调儒家核心思想,且本身从材料来看也看不出儒学的核心思想,故A错误;孔孟时期儒家传统文化核心理念已经形成,故B错误;根据所学知识,春秋战国时期仁政并没有成为当时的核心价值观,故C错误;根据材料孔子的主张和孟子的主张实际上是有相通之处的,就是其政治理想与当时的连绵战火存在冲突,即政治理想不符合时代要求,故D正确。 【加固训练】 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材料体现的是    A.民本思想      礼治为先 礼法并重仁政思想 6.(2017·黄山模拟)儒家经典强调:“上好礼,则民莫敢不敬;上好义,则民莫敢不服;上好信,则民莫敢不用情。”材料体现的是 (  ) A.民本思想 B.礼治为先 C.礼法并重 D.仁政思想 【解析】选D。从所给材料看,同时强调了礼、义、信,这正是儒家思想的体现,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仁”,而A、B、C只是体现了儒家思想其中一个方面,不如D全面,选择D符合题意。 7.中国书法艺术源远流长,不同字体各具特色。下列评述符合唐代颜真卿《祭侄文稿》的是 (  ) A.笔画圆弧,字形斜长交错 B.笔画详备,气象端庄浑厚 C.不真不草,字体舒展流动 D.结体扁平,笔画方劲古拙 【解析】选C。颜真卿的《祭侄文稿》是行书的代表,笔画圆弧是篆书特点,故A错误;端庄浑厚是楷书的特点,故B错误;行书兼具楷书的规矩和草书的放纵,故C正确;结体扁平是隶书的特点,故D错误。 8.(2017·江淮十校模拟)据《全唐文》记载:“剑南、两川及淮南道皆以版印日历鬻于市,每岁司天台未奏颁下新历,其印历亦已满天下。”这说明 (  ) A.雕版印刷技术已得到普遍使用 B.活字印刷术方便了百姓生活 C.政府垄断印刷技术 D.印刷技术的进步促进了教育发展 【解析】选A。按材料中“以版印日历”“满天下”等关键信息,可知唐朝时期雕版印刷已经相当普及,故A正确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li455504605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