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杭州西湖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卷语文试题.docVIP

浙江杭州西湖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卷语文试题.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浙江杭州西湖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统考卷语文试题

七年级(上)语文(R) 杭州西湖区期末统考卷 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 班级姓名学号 一、积累与运用(38分) 1.写得一手漂亮的字也是语文学习的成果之一。请将下面这段文字抄写在格子里,要求:排版合理,书写正确,字体端正,字迹清楚。(2分) 一折青山一扇屏,一湾碧水一条琴。 无声诗与有声画,须在桐庐江上寻。 ——(清)刘嗣绾《舟中杂诗》 2.阅读下面这段文字,给加粗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4分) 落日余huī( )与西湖景致的相遇是自然送给世人的一场视觉盛宴。西湖暮色,最古典的是“雷锋夕照”,在黄晕( )的映照下,雷峰塔塔尖仿佛笼罩着一圈佛光,似真似幻;最文艺的是“宝石流霞”,于宝石山向西眺望,远处黛山缥miǎo( )深邃;最野趣的是“茅家水情”,晚霞灿烂,芦苇摇曳( ),秾纤( )合度的鸟儿歌声liáo( )亮。朋友,何不选一个晴好的傍晚,于雷峰塔、宝石山、茅家埠放空心灵,于mó( )然回首于纯享这份天然的静mì( )与难得的惬意。 3.请在每一道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字,组成一个成语。(4分) ①人迹至②怪不经 ③___人忧天 ④___轻怕重 ⑤有介事 ⑥___根问底 ⑦神采⑧随声附 4.根据课文内容默写。(9分)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领略独特风景:这里有曹操《观沧海》“秋风萧瑟,(1)”的宏伟辽阔;有李白《峨眉山月歌》“峨眉山月半轮秋,(2)”的轻盈流动;有王湾《次北固山下》“(3),风正一帆悬”的平坦开阔,有谭嗣同《潼关》“(4),山入潼关不解平”的巍峨雄壮。 诵读经典诗文,可以触摸不同情绪:这里有陆游“(5),铁马冰河入梦来”的忧国怀民;有刘禹锡“晴空一鹤排云上,(6)”的豪迈豁达;有诸葛亮“非淡泊无以明志,(7)”的谆谆教诲;有李益“(8),”的思家怀乡。 5.阅读下面的语段,完成相应的任务。(3分) ①据杭州市发改委最新消息:杭州轨道交通三期建设(A.计划 B.规划 C.筹划)近日获国家发改委批复。②此次批复的轨道交通线路共10条,总长1961公里,总投资约1426亿元左右,建设年限为2017年至2022年。③三期项目计划于杭州亚运会前全部完成,到那时杭州将建成10条地铁线,2条市城线,总长达446公里,形成较为完整的杭州市城市轨道交通网络。 (1)第①句所给的三个词语中,最符合语境的一个是。(填序号) (2)第②句中有一处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3)第③句中有一处标点使用错误,请指出并加以改正。 6.文学常识与名著阅读。(9分) (1)请根据所给的三条信息,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内容。(3分) ①儒家语录体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作品《》 ②毅力 《植物的牧羊人》他做到了只有上帝才能做到的事人物: ③《我与地坛》 《命若琴弦》 《务虚笔记》 作者: (2)下面两段文字均节选自《朝花夕拾》,根据你的阅读经验完成任务。(6分) 【甲】一到夏天,睡觉时她(A )又伸开两脚两手,在床中间摆成一个“大”字,挤得我没有余地翻身,久睡在一角的席子上,又已经烤得那么热。推她呢,不动;叫她呢,也不闻。 【乙】我那时的《B 》早已不知去向了,目下所有的只是一本日本小田海倦所画的本子,叙老莱子事云:“行年七十,言不称老,常著五色斑斓之衣,为婴儿戏于亲侧。又常取水上堂,诈跌仆地,作婴儿啼,以娱亲意。” ①甲文中的“她(A)”是指,乙文中“B”是指《》一书。(2分) ②班级开展《朝花夕拾》阅读交流活动,同学们踊跃发言,畅谈自己的阅读心得。何亮同学抢先说:“看完《五猖会》,我和鲁迅先生一样心中有种淡淡的哀伤,一场难得一遇的赛会被父亲的不理解和专制搅得索然无味。真心希望家长们都能顺应我们小孩的天性,采取正确的方式教育孩子。”请你从《朝花夕拾》其余的篇目中选择你熟悉的一篇,简述你的阅读心得。(4分) 7.综合性学习。(7分) 为解自己所教七(8)班学生的课外阅读现状,张老师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请你根据要求,完成相关任务。(1)下面是张老师根据问卷数据制作的两张统计图。请你结合两图,用简洁的语言写出两个结论。(2分) (2)课堂上,张老师就“课外阅读时是否要有做笔记的习惯”让同学们进行了辩论。刘明同学认为阅读时没有必要做笔记,因为能读懂就行了。请结合下面材料提供的信息,对刘明的观点进行反驳。(3分) 为什么对阅读来说,在书上做笔记是不可或缺的事?它会让你时刻保持清醒,沉浸其中,提高阅读效率。另外,阅读是一种倾向于用语言表达出来的思考,一个人,如果说他知道他在想什么,却说不出来,通常是他并不知道自己在想什么,将你的感想写下来,能帮助你深刻理解作者的思想。 (3)张老师决定出一期“少年正是读书时”的黑板报,其中有一个版面是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17631114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