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湖南省邵阳市武冈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解析版)
邵阳市武冈二中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时量:150分钟 满分:150分 命题人:高三语文备课组
注意事项:
1.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
2.作答时,请认真阅读答题纸上的注意事项,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每小题3分,共9分)
中国人为何自称汉人
中国人中绝大多数的族群都认同自己是汉人,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因此汉朝对中国的意义便不只是一个政治上的朝代,而是将各种不同来源、背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为什么别的朝代不能做到这一点,以至于两千多年来中国人还一直称自己为汉人?
这在于,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汉人和欧洲族群的概念是相当不一样的,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都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而汉人却是以文化来定义的,所以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从刘邦到吕后再到文景二代,最初的动荡不安尚未熔铸成一个具体的朝代。直到汉武帝时期,才显现汉朝之所以为汉朝的特点。
首先是政权的整合。政权从一个武装集团共有逐渐转变成各地人才都可以加入。汉初,丞相只有功臣可担任,非侯不能担任丞相,非军功不能封侯,因此只有功臣的子嗣才能封侯。后来转变成公孙侯可以布衣封侯,文人也可以封侯做宰相。
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的人才进用到中央,也使全国人才分散到各地担任统治工作。每个郡都有一定的配额,每个地区的人皆可加入国家的统治集团。察举制度的建立,打下了政治统治集团的基础。这个制度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使汉朝从封闭的功臣集团统治转变为全国各地的精英共同统治的局面。
其次是经济网络的整合。在战国时代,中国已经具有相当程度的城市化,商业活动非常活跃,各地有各地的货币,加之各地有各地的物产、风俗习惯,所以各地的市场也没有真正被整合为一个市场,产品在城市生产。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生产单位.手工业在街坊里进行,不在农村,自己销、自己运,并没有被整合为共同的市场。
汉武帝时代,因连年对外战争,须征收大量的税。为防止逃税漏税,汉朝采取了最严酷的征收办法,密告逃税者可得到没收财产中相当大的一部分,因此全国告密成风。这就破坏了工商业机制,故生产事业只好转入农村。
在农村生产须有集散功能,因为农村工业产量不大,物品集散的机制可以形成全国性的经济网络。从汉武帝时代开始,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这使得中国经济被整合为一。直到19世纪40年代海运通行以前,中国的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
再次是文化方面的整合。通过察举制度,各地精英都汇集到中央,而中央又有学校。在汉成帝时,博士弟子约有3万人。在中国统一尚未完成时,有些学者已经在做文化上的整合,如吕不韦编《吕氏春秋》,淮南王刘安编《准南子》,董仲舒编《春秋繁露》,司马迁做整体历史的构建工作……这些成果共同构成了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
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三个层面兼括并至、无所不包的大系统才使得汉朝文化能够兼容并蓄,各地不同的人群愿意留在这个大系统中,也使得几千年来中国人一直以汉人自居。
(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中国人多认同自己是汉人,汉朝将各种不同来源、不同背景的中国人熔铸成了一个大家共有的身份认同。
B、汉人的名称从汉朝而来,汉朝对中国的意义更是一个共有身份的认同,这是历史上其他朝代未能做到的。
C、和犹太人、日耳曼人、拉丁人等以族群、种族、血统来界定不同,中国人不分族群,而是以文化来定义。
D、因为汉人不是一个族群的意义,而是一种文化群的意义,所以“汉人”这种身份认同才能一直维持到今天。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 )
A、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全国各地的精英都可以进入统治集团,政权不再是武装集团私有。
B、汉朝的察举制度为政治统治集团打下了基础,同时开启了中国科举制度几千年的传统。
C、汉朝政府并没有主动整合全国的经济网络,但当时农村的物品集散机制却无意中织成了全国经济交换网。
D、汉武帝时代形成的全国经济网络是国家得以统一的重要因素,直到1 9世纪40年代它才因海运通行被取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A、汉武帝时实行严酷的税收政策,破坏了城市的工商业机制,逼迫民间的生产事业转入农村。
B、汉朝的察举制度使得中央能够汇集全国各地的精英,这在促进中国文化整合方面功不可没。
C、跨时代、跨地域的文化大格局的构成源于汉代很多学者的努力,如吕不韦、刘安、董仲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自我测试(二) (共66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20课时 与圆有关的计算 (共101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自我测试(一) (共75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综合测试卷四(圆) (共74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综合测试卷六(统计与概率) (共51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5课时 全等三角形 (共87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综合测试卷五(图形的相似与解直角三角形、图形的变化) (共78张PPT).ppt
- 浙江省宁波诺丁汉大学附属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doc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18课时 圆的有关概念及性质 (共109张PPT).ppt
- 浙江省2018年中考数学总复习课件:第6课时 一元二次方程 (共72张PPT).ppt
- 湖南省郴州市2018届高三第一次教学质量监测语文试卷.doc
- 湖南省长沙市21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一次阶段性测试语文试卷.doc
- 湖南长沙县松雅湖中学2017-2018学年第一学期第三次教学质量调研八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doc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16-2017学年七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16-2017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甘肃省定西市安定区2017届九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doc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doc
- 甘肃省平凉市崆峒区2017-2018学年度第一学期期末语文试题及答案.doc
- 甘肃省渭源县 2017—2018学年度八年级第一学期第四次月考试卷(无答案).doc
- 甘肃省酒泉市西洞中学2017—2018学年上学期期中考试七年级语文试卷(无答案).doc
最近下载
- 教案:ABB[a]-J-8ABB机器人高级编程.docx VIP
- 中国慢性冠脉综合征患者诊断及管理指南2024版解读.pptx
- 优秀工程项目管理经验分享.pptx VIP
- JGJT117-2019民用建筑修缮工程查勘与设计标准.docx VIP
- 2021年5月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初三调研(中考一模)英语试卷及答案.pdf VIP
- 【PDF】2022 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申报.pdf VIP
- 电机基础知识入门 [(日)井出万盛 著] 2012年_部分10.pdf VIP
- 湘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第三章第二节气温和降水课件(共27张PPT)讲解.ppt VIP
- 科研项目中期检查报告书.docx VIP
- 丹江口水库现代化运行管理矩阵构建实践.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