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工学]误差理论与数据处理第二章1
*/75 3 权的确定方法 1) 依据:测量结果的可靠程度来定P的大小。 2) 最简单方法:按测量次数来确定权,即测量条件和测量者水平皆相同,则重复次数愈多可靠程度愈大。 即:Pi=ni 3) 同一个被测量有m组不等精度的测量结果,这m组测量结果是从单次测量精度相同而测量次数不同的一系列测量值求得的算术平均值,单次测量精度皆相同标准差。则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75 即: 上式写成: 即: 结论:每组测量结果的权与其相应的标准差平方成反比。 说明: ① Pi-无量纲的数,允许权数同时增减倍数 ② 实际计算时,可将各组的权数约简,使其中最小的权数为不可约简的整数,以便用简单的数值来表示各组的权。 */75 4 加权算术平均值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m组不等精度的测量 ,得m个测量结果,设相应测量次数为 即: 据等精度算术平均值测量原理全部测量的算术平均值应为: 即: */75 特殊地: 当各组权相等 时 上式简化为: (为等精度下的算术平均值) 另外,可用简化法表示加权算术平均值 式中: 为接近 的任选参考值。 */75 5 单位权化的概念 1) 上式可写为: 式中 为等精度单次测得值的标准差。 上式可以认为:具有同一方差 的等精度单次测得值的权为1,称等于1的权为单位权。 为具有单位权的测得值的方差, 为具有单位权的 标准差。 */75 2) 单位权化 对于不等精度测量,有时为计算需要,可将不等精度化为等精度处理。即使权数不同的不等精度测量列,转化为具有单位权的等精度测量列,此即为单位权化。 单位权化的实质,使任何一个量乘以自身权数的平方根,得到新的量值权数为1。 做法: 若将各组不等精度测量列 皆乘以自身权数的平方根 得到新值Z的权数即为1,说明如下: */75 由: 亦即: 各组测量结果的权数与相应方差成反比,若用权数表示方差,即为: 有: 结果: 单位权化后,新值Z的权数Pz为1。此法可将不等精度各组测量结果皆进行单位权化,使测量列转化为等精度测量列。 */75 6 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1) 对同一被测量进行m组不等精度测量,得到m个测量结果 若已知单位权测得值标准差 有: 全部(m n)测得值的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为: 对比以上两式有: */75 结论: 当各组测量的总权数 为已知,可由任一组的标准差 和相应的权Pi,或者由单位权的标准差求得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2) 若不知 时,用残差 来表示,即: 将各组 单位权化,则有: 则上式已变成等精度情况,可直接代入标准差公式中 */75 回代求 ,有: 说明: ① 可由各组测量结果的残余误差求得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② m足够多时,结果才较精确,否则为近似值。 */75 例4 设用同一测角仪测量某一角度三回,第一回3次,二回6次,第三回12次(每取一读数为1次),结果如下: , , ,求加权平均值? 解:权按测量次数评定其可依赖程度 即: 代入到加权平均公式中 */75 说明: ①若用算术平均值,则 ,即加权平均值特例; ②若将权 简化为1,则 的权, ,即等精度测量算术平均值的权为单个测量的n倍。 例5(见书2-12) 工作基准米尺在连续三天内与国家基准器比较,得到工作基准米尺的平均长度为999.9425mm(三次),999.9416mm(二次),999.9419mm(五次)。 求:①最后测试结果 ②求加权算术平均值的标准差 */75 解:①按测定次数确定 选 则: ②由可确定各组的残差 即: 又:m=3, P1=3, P2=2, P3=5 则: */75 作业: P53:2-2,2-3,2-10 * */75 说明: (1) 当δ为连续型随机变量,则可按积分计算,即 设 代入 */75 (2) 对于单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