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文学]文言知识汇总.doc

  1. 1、本文档共13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学]文言知识汇总

第一讲? 文言语音 文言语音不属于考察范围,但学好文言语音有助于学好文言文。要弄懂以下几种读音情况: (一)多音字 1.为:①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读“wéi”)②“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读“wèi”)③若属皆为所虏(读“wéi”)④夫子何命焉为?(读“wéi”) 2.观:①今臣至,大王见臣列观,礼节甚倨。(读“guàn”)②臣观大王无意偿赵王城邑。(读“guān”) 3.靡:①左右欲刃相如,相如张目叱之,左右皆靡(读“mǐ”)②生之者甚少而靡之者甚多,天下财产何得不蹶?(读“mí”)③吾性不喜华靡(读“mí”)④天高地迥,号呼靡及(读“mǐ”)⑤探石发穴,靡计不施(读“mǐ”) (二)异读字 (1)破音异读。指改变字(词)通常读音来表示不同的词性、词义。 如“衣”作名词时读“yī”,作动词时读“yì”;“王”作名词时读“wáng”,作动词时读“wàng”。 常见的其它异读字:①臣语曰,臣尝从大王与燕王会境上。②乃使从者衣褐,怀其璧,从径道亡。③是时曹操遗权书曰“近者奉辞伐罪……”④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⑤沛公欲王关中。⑥季文子相三君,妾不衣帛,马不食粟,君子以为忠。⑦魏王使将军晋鄙将十万众救赵。⑧舍相如广成传舍。⑧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2)通假异读。字(词)通假,本字和通假字读音不同,也就是甲字通假为乙字,即读乙字的音。如“说”通“悦”(读“yuè”),“属”通“嘱”(读“zhǔ”)。常见的通假异读字: ①秦王以十五城请易寡人之璧,可予不?②相如曰:“王必无人,臣愿奉璧入使。”③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④公受珠,内所著披袄中。⑤至莫夜月明,独与迈乘小舟至绝璧下。⑥汝识之乎?噌弘者,周景王之无射也。⑦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⑧虽有槁暴,不复挺者,糅使之然也。⑨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⑩秦伯素服郊次,乡师而哭。 (3)古音异读。有些专名词如人名、地名、官名、族名、器物名、姓氏等保留了古音。如“叶公好龙”的“叶”读“shè”;“土蕃”的“蕃”读“bō”而不读“fān”,“阿房宫”的“阿”、“房”分别读“ē”、“páng”,而不读“ā”、“fáng”。其它的,如: ①樊於期偏袒扼腕曰(人名异读)②可以解燕国之患(地名异读)③天姥连天向天横(地名异读)④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官名异读)⑤噌宏者,周景王之无射也(器物名异读) 第二讲? 文言文字 一、汉字的结构 汉字是表意文字,字形和字义有密切的联系。在战国时代,人们根据汉字的实际,归纳出六种结构方式,即传统所谓“六书”。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里提出了六书的具体名称。 名称 说明 举例 象形 描摹实物的形体 月、水、日、山、牛、又、目 指事 用抽象的符号表示意义 抽象符号 上、下 象形加符号 天、本、寸、旦 会意 把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意义相关的象 形字合而为一,以显示新的意义 同体会意 品、众、棘、束、森 异体会意 采、休、明、莫、连、寒 形声 用形旁和声旁组合起来表示意义 左形右声 江、河、语、桐 右形左声 功、削、瓢、颈 上形下声 霜、崖、晨、氛 下形上声 膏、斧、恭、贷 内形外声 闻、辨、问、辩 外形内声 阁、病、匾、裹 转注 同一部首内意义相同相近的字互相注释 “考”与“老”互注 假借 借同音字来表示某个词 “豆”本指器皿,借作豆子, “主”意为灯中火柱,借为宾主之主 二、汉字的形体演变 甲骨文(殷商)—金文(商周)—小篆(秦)—隶书(秦)—楷书(汉)—草书(汉)—行书(魏晋) 三、异体字、简化字、形似字 1.异体字:读音和意义相同而形体不同的汉字。考(?? )、修(?? )、实(?? ) 2.简化字:是与繁体字相对而言的字体。体(體)、担(擔)、响(響)、读(讀) 3.形似字:开体近似,判别细微的汉字。戊戍戌、已己巳、匆勿、末未、治冶 4.通假字:通是通用,假是借用(“假”就是“借”的意思)。所谓的通假,就是两字通用,或这个字借用为那个字。例如“旦日不可不蚤来谢项王”中的“蚤”字,本义是“跳蚤”,因为它和早晨的“早”声音相同,被假借为“早”,借用了早的意思。“早”是本字,是“蚤”的假借义;“蚤”是“早”的假借字。要求同学们在复习课文时要记住课文里的通假字。 第三讲? 文言实词 一、单音词和双音词 (一)了解文言单音词与白话双音词的演变。文言文以单音词居多数,白话以双音词居多数,这是在词汇方面的一个很大的变化,由文言单音词发展为白话又音词,大致有三种情况: 1.在原来的单音词后面或前面加一个辅助成分(亦称前缀、后缀)。例如: ①“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师:老师,加前缀)②《狼》:“止有剩骨。”(骨:骨头,加后缀) 2.在原来的单音词前面或后面加一个同义或近义词,合成一个双音词

文档评论(0)

skvdnd5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