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理学]分子生物学双语Ch1-1 绪论 2010
* * 动物细胞的的结构 植物细胞的结构 * 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有机物(但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除外),如碳氢化合物及其衍生物 不含碳的化合物称为无机物(包括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酸盐) 有机物的共性是熔点较低,密度小,发生化学反应时容易发生副反应 已知的化合物中绝大多数是有机物,像安乃近这类音译的化合物和药品绝大多数是有机物 * * 1. The Early Years In 1869, DNA was first described by F. Miescher. In 1938, the term molecular biology was first used by Warren Weaver. In 1944, it become clear that DNA contains the chemical basis of heredity.(Ch6) In 1953, J.D. Watson and F.H.C. Crick offered a model f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of DNA.(Ch3) Shortly thereafter, RNA was revealed to be an intermediate for the synthesis of enzymes and other proteins. In the late 1950s and early 1960s, the new field of molecuar genetics progressed rapidly. * A、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酶 生命的许多基本现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消化、呼吸、运动等)都与酶和蛋白质相联系 酶是生物催化剂,本质是蛋白质 对蛋白质结构的认识 蛋白质结构是多肽 Sanger创立二硝基氟苯(DNFB)法、Edman发展异硫氰酸苯酯法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氨基全序列分析 结晶X-线衍射分析技术: α-螺旋结构模型 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两点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的重大突破: A、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 酶 19世纪末德国学者 Buchner兄弟证明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第一次提出酶(enzyme)的名称,酶是生物催化剂。 20世纪20-40年代提纯和结晶了一些酶(包括尿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黄酶、细胞色素C、肌动蛋白等),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随后陆续发现生命的许多基本现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消化、呼吸、运动等)都与酶和蛋白质相联系,可以用提纯的酶或蛋白质在体外实验中重复出来。 在此期间对蛋白质结构的认识也有较大的进步: 1902年EmilFisher证明蛋白质结构是多肽; 40年代末,Sanger创立二硝基氟苯(DNFB)法、Edman发展异硫氰酸苯酯法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 1953年Sanger和Thompson完成了第一个多肽分子--胰岛素A链和B链的氨基全序列分析。 由于结晶X-线衍射分析技术的发展,1950年Pauling和Corey提出了α-角蛋白的α-螺旋结构模型。所以在这阶段对蛋白质一级结构和空间结构都有了认识。 20世纪20-30年代已确认自然界有DNA和RNA两类核酸,并阐明了核苷酸的组成。由于当时对核苷酸和硷基的定量分析不够精确,得出DNA中A、G、C、T含量是大致相等的结果,因而曾长期认为DNA结构只是“四核苷酸”单位的重复,不具有多样性,不能携带更多的信息,当时对携带遗传信息的侯选分子更多的是考虑蛋白质。 40年代以后实验的事实使人们对核酸的功能和结构两方面的认识都有了长足的进步: 1944年O.T.Avery等证明了肺炎球菌转化因子是DNA; 1952年A.D.Hershey和M.Cha-se用DNA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核酸,感染大肠杆菌的实验进一步证明了是遗传物质。 在对DNA结构的研究上,1949-52年S.Furbery等的X-线衍射分析阐明了核苷酸并非平面的空间构像,提出了DNA是螺旋结构; 1948-1953年Chargaff等用新的层析和电泳技术分析组成DNA的硷基和核苷酸量,积累了大量的数据,提出了DNA硷基组成A=T、G=C的Chargaff规则,为碱基配对的DNA结构认识打下了基础。 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对遗传、 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 * * 以1953年Watson和Crick提出的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作为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里程碑开创了分子遗传学基本理论建立和发展的黄金时代。 A、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理学]《细胞培养与实践》讲义讲.doc
- [理学]《线性代数》同济大学第四版课后答案.doc
- [理学]《离散数学》课后答案.doc
- [理学]《网络控制技术》-第1讲 绪论.ppt
- [理学]《计算机网络》课程培训第1讲讲稿.ppt
- [理学]《计算机网络基础》第5章 IP地址规划与管理new.ppt
- [理学]《论语》十二章课件.ppt
- [理学]《青年心理学》第一讲 认识青年.ppt
- [理学]《高等数学》第1章1.ppt
- [理学]《高等数学同济五版》讲稿WORD版-第01章 函数与极限.docx
- 市科技局副局长在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读书班开班式上的讲话1.docx
- 关于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的工作方案.docx
- 市国资委党委书记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专题研讨发言材料.docx
- 在2025年作风建设专题“读书班”上的研讨发言材料(八项规定).docx
- 在县政府全体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4.docx
- 关于我市农村电商发展情况的调研报告.docx
- 在某某区安全生产重点工作安排部署会上的讲话.docx
- 市发改局党组书记在理论学习中心组会上学习2025年全国两会精神的研讨发言材料1.docx
- 商务局委员会(商务局)基层党组织“分类指导、争先进位”工作方案.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