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查明建人文修养与学术境界
人文修养与学术境界——从英语专业的危机谈起 査明建 上外英语学院 外教社2011年暑期教师发展高级论坛 2011年7月29日(九江) 讲座提要 一、英语专业的现状与危机 二、英语专业的人文学科定位 三、中国英语教育的人文传统 四、英语教育人文化对教师的要求 五、前辈学者的启示 六、人文情怀与文学修养 七、人文境界与学问气象 1950-1980年代的英语教育 以培养英语听说写读译技能为目标的教学阶段(20世纪50-60年代)。 苏联高等教育模式过于强调专业教育和即时的适应性, 曾起到积极作用,但对于学生未来的发展, 进而对整个社会的发展也产生了显而易见的弊端。 施蛰存:“中学不通西学废 , 一懂胡语即天骄” 1990年代至今:英语复合型专业 面向就业的英语教育:英语+商务,+法律,+旅游,…… “所谓的‘工具化’,就是置英语的人文教化功能于不顾,仅把英语当成一种工具。改革开放之前,英语被当成一种政治工具,改革开放之后,便成为一种经济工具。” “所谓的‘复合型’人才培养模式成了另一种形式的工具化,其出发点是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需求,其结果是导致大学被市场绑架,成了职业培训机构。”(王宪生:《被“工具化”的英语专业教育》) 权宜之计:英语+“专业知识”+通识教育 英语专业之“专业”在哪里? 英语专业的问题与危机 相对于其他文科专业毕业生,外语专业毕业生被认为普遍知识面窄、思想缺乏深度、缺乏分析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大程度被归结于外语专业目前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何其莘等,1999;朱刚,2004;文秋芳,2006)。 黄源深:”外语专业学生有着明显的弱点,即他们的思辨能力较差……在工作中缺乏分析综合的能力,很少有自己的想法,很难有创新意识,出不了创造性成果。”“英语专业不该办成‘语言中心’。” 二、英语语言文学专业的定位 学科理念决定人才培养理念以及相应 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模式。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应有明确的定位: 是人文学科而非工具型学科。 回归英语学科的人文本质 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致力于重点培养人文通识型或通用型英语人才,在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兼顾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大学文科教育不是单纯培养“文科技工”。 大学不是职业培训机构。 大学是社会、民族的智库,是社会良知维系和民族精神创化的力量,是社会发展的智力保障和精神推动力。 大学培养的,应该是仰望星空、脚踏大地的人,是对知识的追求、对真理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对美的追求的人,就是培养有崇高人生价值观、有自由之精神、独立之思想的人,是具有人文情怀和社会担当意识的人。 职业与事业 专业意识和英语人才培养理念 英语专业要从过去的以语言技能培训为中心,转向以英语专业教育和人文教育为中心,以培养出英语专业功底扎实、具有深厚人文情怀和批评性思维能力的通识型、通用型的英语人才。 英语语言文学专业学生的基本素质 扎实的语言基本功(听、说、读、写、译) 思辨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 人文修养、人文情怀 早期的外语教育 京师同文馆(1862)、上海广方言馆(1863)、广州广方言馆(1864) 外语教学目的:一是学习西洋“测算之学、格物之理、制品尚象之术、治军之法”,以利对列强的交涉;二是培养“博通时务”、“具备艺能”之中西“通才”,强化“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三是培养外语师资,避免“永远仰给外国教师”。 当年的外语教育人才培养目标“通才”。如京师同文馆学制8年,研习的科目包括各国地理、数理格物、机器航海、化学天文。也注重中国文学、文化,讲授“古文渊鉴”,研读历代奏折文章,着重提高古文修养和写作能力。 中国英语教育最好的时代:1930-40年代 清华大学外文系人才培养理念 《外国语文系学程一览》开宗明义点出了外国语文学系课程设置之目的,就是使学生能: (甲)成为博雅之士; (乙)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 (丙)造就国内所需要之精通外国语文人才; (丁)创造今世之中国文学; (戊)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 清华大学外文系课程理念 语言文字与文学并重,二者互相为用,不可偏废。 《外国语文学系概况》:“盖非语言文字深具根底,何能通解文学而不陷于浮光掠影?又非文学富于涵泳,则职为舌人亦粗俚而难达意,身任教员常空疏而乏教材。故本系编订课程,于语言文字及文学,二者并重。” 对中国语言文学的重视:“本系对学生选修他系之学科,特重中国文学系。盖中国文学与西洋文学关系至密。”因为无论是为了“(一)创造中国之新文学,以西洋文学为源泉为圭臬;或(二)编译书籍,以西洋之文明精神及其文艺思想,介绍传布于中国;又或(三)以西文著述,而传布中国之文明精神及文艺于西洋,则中国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