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北方晚寒武世头足类.pdf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北方晚寒武世头足类

18卷 1 期 古 生 物 学 报 Vol. 18, No. 1 1979 年1 月 ACTA PALAEONTOLOGICA SINICA Jan., 1979 中国北方晚寒武世头足类 ——短棒角石目、原珠角石目(新目)及 沿河角石目(新目) 陈均远 邹西平 陈挺恩 齐敦伦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 (安徽省地质局区域地质调查队) 内 容 提 要 本文描述了上寒武统凤山组头足类化石27 种,分属于13 属、3 科、3 目、3 亚纲。其 中2 新目、2 新科、10 新属、26 新种,并讨论了分布、起源及演化等问题。 言 晚寒武世头足类的研究,关系到头足类的起源及演化等重 问题,早就引起古生物 学者的重视。迄今为止,除某些可疑的化石外,在我国上寒武统凤山组下部所发现的 Plectronoceras (Walcott,1905),是世界上时代最早的头足类化石。继华尔考脱(Walcott , 1905)之后,小林贞一(Kobayashi,1931,1933)、孙云铸(1937)又陆续报道了辽宁和山东凤 山组的头足类化石。近年来,陈均远等对山东南部;陈均远、邹西平、齐敦伦等对安徽 1) 北部 ;邹西平等对内蒙古清水河,以及最近陈挺恩、陈均远、邹西平对山东泰安及济 南一带的化石采集工作,积累了极其丰富的材料。通过研究,这些化石可划分为:1.短 棒角石目(Plectronocerida) ;2. 原珠角石目(Protactinocerida) ;3 .沿河角石目(Yaahecerida) 及4 .爱丽斯曼角石目(Ellesmerocerida) 四个主 类型。有许多类型的发现,对研究头足 类起源、演化等问题具有十分重 的意义。 本文对短棒角石目、原珠角石目及沿河角石部分材料进行描述和研究,并对头足类 早期阶段起源、演化及分类等问题进行初步探讨。大量材料证明,我国不仅是头足类的 发源地,而且也是头足类辐射发展的重 中心。 分 布 我国晚寒武世凤山期黄河古海头足类的分布( 图 1),大致看出在凤山期不太长的时 间内,头足类的发展似经历了两个阶段。 凤山早期,是迄今为止头足类化石最早的纪录。Plectronoceras 是这一时期已知的 唯一代表,是迄今世界上最古老的头足类化石。其壳体只有数毫米宽,长不过2 厘米, 连接环呈球茎状,很脆弱,不易保存成为化石,属于头足类化石最古老的分子。据安徽、 1) 文中安徽北部头足类化石承安徽区测队大力协助而采获。 2 古 生 物 学 报 18 卷 山东野外实地观察,其个体数量非常稀少,尚未形成大的居群,只星散于占优势的三叶 虫居群中。 除在山东泰安、济南,辽宁复州湾,安徽淮北等地有零星发现外,其典型分子未见 于黄河海以外的地区。 明其空间分布,尚未迁移扩展开来。 到凤山中期,头足类的空间分布和种类的繁多等方面,都有极大的发展。一方面开 始空间扩展,以黄河海为中心向世界范围纬向迁移。同时在黄河海内,由于辐射发展的 结果,其数量及种类的繁盛,亦为其它地区所无法比拟。它们往往在海盆不同部位聚集, 形成一个个庞大的居住群落。大型群落多是分布在富氧、光照充足、泥砂少、养料丰富 的有利地带。据初步研究,在黄河古海內,至少有太子居群,枣庄居群,宿县居群等三 个以上的居住群落。其中太子居群位于现在辽宁太子河流域,在凤山期它可能是黄河古 海通向太平洋的一个海峡,称为太子海峡。枣庄居群,位于现在山东南部,向南可延入 1 期 陈均远等:中国北方晚寒武世头足类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