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高中语文新旧教材对比
高中语文新旧教材对比
语文组 吴熹
为了适应新的时代要求,高中语文教材又进行了改革并开始实施到教学过程中。由过去的旧教材转变为现在重新改换具有时代气息篇目的新教材,既然是新教材,它与旧教材相比,到底有哪些变化,又是怎样来体现新课标的要求的。通过粗浅的比较,发现新旧教材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一、新旧教材的教育理念和教学主要目标发生了变化
高中语文新教材的指导思想,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要提高学生实际的语言运用能力和人文素养,二者相辅相成。在新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明确提出要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努力改革课程的内容、结构和实施机制。同时,把“过程和方法”放在突出地位,以此来联系、整合“知识和能力”、“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课程目标和相关内容。例如,在新教材中,“表达交流”部分的设计充分考虑到了如何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对学习方法的了解、模仿与反复训练。其中包括:表达交流的过程和方法,如“心灵共鸣”“亲近自然”“发现幸福”“美的发现”等;领悟的过程和方法,如“善于思辩”“直面挫折”“缘事析理”等。由于教材所设计追求的是渗透式的学习“过程”,又重在“方法”上的引导,学习训练的落脚点在“能力”,从而改变了以往常见的那种偏重课堂灌输的方式,使学生带着浓厚的兴趣和创造性来学习,这在“梳理探究”部分表现的尤为明显,它要求学生在读写能力得到稳步提高的同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也自然受到陶冶。另外,新大纲也明确提出:“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里既肯定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也明确了语文学科的人文性。例如,教材中的文章很注重人文思想。如《别了,不列颠尼亚》、《热爱生命》、《人是一根能思想的苇草》等文章鼓励学生关注一些精神层面的东西,不去追究学生议论与探讨的深浅和正确与否,至少可使他们拥有了用一种开阔的视野来看待世界、审视自我。新教材有的文章表现了人类共同性的东西,这样就有了一种超时代的效果。如对生命的热爱、对人文精神的关怀等等。
新教材与旧教材教学目标也发生了变化。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成了新教材的教育目的。新大纲根据当前素质教育的要求,提出语文教学要“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必要的语文知识,发展语文能力的同时,更要提高思想水平,发展思维能力,丰富文化素养,培育审美观念,锻炼心理意志,扩大知识视野等即真正做到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这就打破了过去那种只追求知识水平的提高为目标的教学模式,把语文学科由重工具性的培养向重人文性培养。从新教材所选文言和古诗词篇目的增加也可以看到对“国学”的重视,这也能体现语文学科教学目标的变化趋向。
二、新教材突出特点
新旧教材的结构发生了变化。从语文教材构成看,过去就是一本语文课本,现在语文课本就分为必修和选修,另外还有语文读本,高中三年加起来共有21本书,对学生的阅读面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从课文的编排来看,以前是按照文体编排,如记叙文、散文、议论文等。而现在在一定程度上注意了内容的综合性和模块化:这也是本套教材的一个主要特色。“综合性”表现在教学目标的综合和课程内容的综合。教学目标的综合是指教材中包含“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的综合。课程内容的综合是指教科书中包括语文学科本身各种要素的综合,如几个部分内容的设置包括了阅读鉴赏、表达写作等方面的内容;语文学科与跨学科内容的综合,一些课文涉及了物理、生物、天文等方面的内容,如《动物游戏之迷》《宇宙的边疆》;课内学习和课外学习内容的综合,以及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的综合。这在梳理探究部分表现的最突出,它把课内的知识延伸到了课外,不再把语文学习局限于课堂之中。其中对探究性问题的研究也是对学生实践活动方向的指导。名著导读部分也是语文课堂的延伸。
“模块化”是指教材内容的排列不再拘泥于通常采用的文体编排或以表达形式编排的纯文学性的角度,而是注意遵照语文学习的规律,用语文的基本要素构建模块化的教学系统。一方面是“化整为零”,把整个教学内容系统分解成不同模块。如每册中均包含“阅读鉴赏”“表达交流”“梳理探究”“名著导读”四个部分。同时每一部分又分成若干个子系统,如“阅读鉴赏”安排了不同类型的文选,又分精读课文和略读课文;“表达交流”分成不同专题,再包括相关内容单元,从而适应教学安排的需要。另一方面又“聚零为整”,在教学以及学生学习中,各个不同模块可以灵活组合。例如在“阅读鉴赏”部分学习“情节与语言(中外小说)”文选系列时,就可以结合学习“表达交流”部分中的“语言表达(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