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醉驾行为应当入刑的思考.docVIP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单纯醉驾行为应当入刑的思考

醉驾行为入刑的思考 【内容提要】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这是我国自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以来进行的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刑法修正。此次刑法修正背景深刻、特点鲜明、亮点纷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随着几起醉驾肇事案件被公众的关注,醉驾行为本身是否应当被规定为独立的犯罪行为成为当前讨论的一个热点话题。笔者认为,将醉驾行为单独规定为犯罪是保护社会公众安全的需要,也符合刑事法律的基本理论对预防醉驾行为的发生是有效的。笔者从社会现实和理论构建等几个方面阐述了醉驾入刑的合理性。 【关键词】:醉驾行为? 公共安全? 酒文化? 预防犯罪 2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八)》(以下简称《修正案(八)》)。这是我国自1997年全面修订刑法典以来进行的规模最大、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次刑法修正。此次刑法修正背景深刻、特点鲜明、亮点纷呈,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热议。单纯醉驾行为是否应当入刑成为社会上也是法律界近段时间争论异常激烈的一个话题。当然,醉驾行为性质可能表现为多种,一是意欲通过醉驾行为来实现自己的犯罪意图。在这种情况下,不论醉驾行为是否造成后果,均应按故意犯罪处理。二是醉驾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后果,不论是构成交通肇事罪还是构成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也应作为犯罪处理。三是没有通过醉驾实现犯罪的意图,醉驾行为也没有造成严重后果,对于这种单纯醉驾行为是否应当入刑理论界和实务界存在对立分歧。本文论述的也正是在这种情形下的醉驾行为即单纯醉驾行为是否应当入刑的问题。就笔者观察,绝大部分人不同意将单纯醉驾行为科处刑罚,认为单纯醉驾行为不能作为犯罪处理。但也有一部分人同意将单纯醉驾行为作为犯罪处理,建议在刑法中规定醉驾罪。 ? 笔者认为,单纯醉驾行为应当入刑,至于将其规定为“醉驾罪”还是规定为其它罪名则是技术上的问题。本文就单纯醉驾行为应当入刑试做以下几方面的分析: ? 一、对单纯醉驾行为不入刑理由的批判: ? 主张醉驾不入刑的学者或者公众的理由不外乎以下两点:一是单纯醉驾行为入刑限制了人身自由,不利于人权的保障;二是单纯醉驾行为在我国行政法规中已经做了明确的处罚规定,行政法足以对单纯醉驾行为予以限制,不需要刑法的介入。笔者认为,醉驾入刑与人身自由的限制不应具有关联。不论从道德层面还是从法律层面,醉驾行为本身都是一种有害于社会、对公众安全构成极大威胁的行为,其本身就应当遭到否定的评价,是道德加以责难、法律加以限制的行为,对醉驾行为科处刑罚不存在限制人身自由的说法。如果说醉驾行为是社会危害较轻的行为,还没有达到用刑法加以制裁的程度,醉驾入刑会不当加重醉驾者的法律责任,不利于保障醉驾者的人权?也就是一些不主张醉驾入刑的人所主张的单纯醉驾行为行政法规足以处罚。其实醉驾行为是用行政法来调整还是用刑法来调整,关键的问题在于单纯醉驾行为本身的社会危害程度,即醉驾行为是不是一种社会危害较轻的行为,有没有达到应受刑法处罚的危害程度。笔者认为,醉驾行为是一种严重危害社会公共安全的行为,其社会危害性极大,从最近一段时间发生的因醉驾导致的交通事故案件来看,醉驾行为通常导致多人死伤的严重后果,给肇事者、受害人均造成了难以弥补的伤痛,也给社会公众的安全感造成损伤。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醉酒驾车犯罪案件法律适用问题新闻发布稿》中称:据公安机关统计,……,2008年发生交通事故265 204起,死亡73 484人,与1978年相比,交通事故增长47.27%,死亡人数增长284.81%。而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的情况,1998年,全国共发生5075起,造成2363人死亡。2009年1-8月,共发生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其中,酒后驾车肇事2162起,造成893人死亡;醉酒驾车肇事1044起,造成409人死亡。醉酒驾车犯罪呈多发、高发态势,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为此,从醉驾行为所导致的结果来看,醉驾行为的社会危害性是不言而喻的。因此,从行为可能造成的影响来看,认为醉驾行为社会危害较轻的观点不能成立。 ??二、单纯醉驾行为入刑的现实思考:中国的酒文化与醉酒驾车。? 中国的酒文化源远流长,国人自古就有“无酒不成席”的说法,套用时下流行的一句话来形容:人们喝的不是酒,而是感情。诸如“感情深,一口闷;感情浅,舔一舔”、“酒逢知己千杯少,能喝多少是多少”……在这种酒文化的熏陶下,公务接待、亲友聚会、职场交往都离不开酒。而劝酒与逼酒似乎又是酒文化中不可或缺的部分,酒桌上盛行的是“酒不喝醉,感情未到位”、“酒不喝深,办事不放心”,有报道说深圳市消委会去年公布的十大消费陋习中,“过分劝酒逼酒”的不良酒桌文化就名列其中。宴请宾客、亲朋聚会

文档评论(0)

asd52251365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