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大院事迹材料.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文化大院事迹材料

文化大院创建材料 ——大桥乡兴发村党支部、村委会 大桥乡兴发村位于大桥乡政府所在地北6公里处,分为三个自然 屯,全村现有人口806人,农户217户,劳动力330人,全村幅员面积23平方公里,土地面积816公顷,林地面积600公顷,村党支部现有21名党员。 2009年全村农村经济总收入941万元,农民人均收入7217元,村集体经济收入40万元。农民住房改造率95%以上,自来水入户率95%以上,近年来,村“两委”班子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入手,积极发挥作用,我们抓住机遇,紧紧围绕“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目标要求,结合实际,扎实推进了兴发村文化大院建设。 今年,为改变兴发村的环境卫生条件。充分利用农村资源,向群众广泛宣传使用沼气的意义和优越性,在解放思想后,村“两委”一班一人积极采取上级扶持和个人出资相结合的办法,大力发展沼气,一年时间有40多户农户用上了沼气,明年还有30多户准备建设沼气池。使用沼气后,村民告别烧柴做饭的历史,节省了大量能源,同时改变了村里环境,降低了生活成本,减少畜禽疫情,又向文明生活迈进了一大步。 为了解决行路难的问题,村“两委”班子联系曾在兴发村六八年下乡的白河林业局杜文彦局长等30多位知青,请他们为兴发村建设做些贡献,得知这一情况后他们主动为村里投资15万元,村里自筹25万元。实现了通乡、村内主巷道水泥路8.6公里的路基工程。路面硬化投资280余万元,由市交通局帮助解决,通村公路现已峻工。路面平整宽阔,边沟流水畅通,路两侧种花4000多延长米,栽植绿化树木1000余株。这条水泥路的建成,极大地改善了群众生产、生活环境。 为满足群众对科技文化的需求,从2007年开始村里先后投资15万元,建起文化活动室、图书室、村民健身广场,购置了各种器材和备品,并对党群活动室的围墙进行重新修缮。投资40万元对两个自然屯的自来水进行改造工程已经竣工。将铺设5公里的山泉管道引水工程。在做好基础设施建设的同时,我们扎实开展了村容 村貌整治工作,设立垃圾点2处,对主、巷道两侧的猪圈、粪堆、草堆、柴堆进行迁移。给群众一个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今年,我村被评为市级精神文明建设先进村,生态文明村。评选十星级文明户30户,卫生村兵户10户,文明信用户20户。促进了和谐家庭、和谐村屯的建设;我村的社会治安形势平稳,无一例刑事案件发生,村里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无计划外生育,已多年在乡里评为计划生育先进村。 如今,走近兴发村,只见农村新居林立,栅栏整齐,道路平坦宽阔,路边花红柳绿,一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象,出门坐出租,下地骑摩托,说话用手机已不是什么新鲜的事了,我们坚信有上级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有全村群众的大力支持,有“两委”班子成员的努力工作,兴发村的明天会更美好。

文档评论(0)

xy88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