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理论基础.ppt

  1. 1、本文档共5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二章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理论基础

这个农场里有哪些概念? 学习科学能开拓视野,看世界就和原来不同 花木的青翠源自于阳光、空气和水, 风源自于空气的流动,云源自于水蒸气的凝结和凝固, 燃烧使花木回归尘土和大气,溶解可使部分岩石奔流入海。 研究让我们知道:植物是如何将阳光、空气和水形成养分滋长花木的,空气是怎么流动起来的,水蒸气的凝结或凝固、水的蒸发又是怎么发生的…… 所有看似奇幻的现象必有其存在或产生的道理。 (二)教师的角色 1、教师是情境的主动创设者 2、教师是写作的周密组织者和高级伙伴 3、教师是会话的积极引导者 4、教师是意义建构的支持者 补充:多元智能理论 第二节 儿童生活教育理论 一、杜威儿童生活教育理论 教育即生活 学校即社会 二、陶行知儿童生活教育理论 (一)生活即教育 (二)社会即学校 (三)教学做合一 三、儿童生活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一)学前儿童科学教育内容生活化 (二)学前儿童科学教育活动形式在于探究 (三)“生活即教育”是一种终身教育,与人生共始终的教育 第三节 儿童游戏理论 一、游戏理论基础 (一)精神分析学派的游戏理论 弗洛伊德的游戏思想 1.游戏的“发泄”、“补偿”说 他认为游戏是敌意或报复冲动的宣泄,儿童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而游戏。游戏是一种保护性的心理机制,游戏能使儿童得以逃避现实生活中的紧张、拘束,为儿童提供了一条安全的途径来发泄情感,减少忧虑,发展自我力量,以实现现实生活中不能实现的冲动和欲望,使心理得到补偿。 2.游戏的动机是“唯乐”原则 儿童游戏就是为了追求快乐、宣泄不满。 3.游戏的时期是短暂的 儿童通过游戏自由地表现他们愿望的时期是短暂的,随着与自我发展相联系的理性思维过程的开始而结束,批判性能力或理性的因素的加强束缚了游戏的发展。 (二)认知动力理论说(皮亚杰) 辅助材料和测量工具 片段一: 孩子以直接经验目测和手测洞的深浅 方法略有不同 运用直接经验表达感受: “洞不是一样深的” 片段二: 两个孩子开始在自己的经验水平上选择材料进行尝试 片段三: 男孩的尝试 两根筷子不是一样长的 男孩的经验暂时还不能解决这类问题 片段四:女孩的探索 女孩直觉——2号洞最浅 测量结果——与直觉一致,记录。 测量3、4号洞,记录结果——4号最深 排除2、4号洞,再测1、3号,分别做记录 女孩在她自己的经验水平上解决了问题 女孩的经验 能用比较科学的测量方法验证自己的直觉。 能运用排除法,区分出四个洞的深浅。 男孩——现有经验暂时没能解决问题,但整个学习过程对他来说是有意义的。 女孩——虽然在自己的经验水平上解决了问题,但尚不能根据四个同时测得的数据进行比较。 启 示 每个孩子都具有不同的经验水平,孩子就是在不同的经验水平上探索、学习和解决问题的。 对于孩子在解决这一类具有挑战性的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足够的耐心,给予充分的理解,还要以研究的眼光去观察孩子的行为,解读孩子的思维,分析孩子的经验,只有这样,才有可能设计出适合每一个孩子发展的,具有个性特点的成长方案。 (三)谢尔曼科学游戏论的基本观点 1、科学是一种有规则的游戏 2、把科学方法用于人类生活,变成好玩的游戏 (四)游戏是儿童的权利 保护儿童游戏的权利 《儿童权利宣言》 《儿童权利公约》 《未成年人保护法》 《幼儿园工作规程》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 《幼儿园工作规程》 二、儿童游戏理论对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启示 1、游戏是学前教育的手段,更是重要内容 2、重视游戏在科学教育活动中的重要作用 3、尊重儿童在游戏中的独创性 女孩——用一只手探测 男孩——先用一只手,再用双手探测 男孩——直接取出各种材料,摆弄操作。 女孩——选择她认为合适的测量工具——卷尺,进行尝试。 女孩的经验 认读刻度的经验 “测量必须将尺拉直”的经验 矛 盾 测量结果 “两根筷子外露部分一样长” 原先感觉 “两个洞不是一样深的” 第二章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一、代表人物 (一)皮亚杰 (二)维果茨基 (一)皮亚杰的认知发展理论 1、认知发展阶段 他把儿童的发展划分为既相互连接又具有本质差异的四个阶段: 感知运算阶段(0~2岁):主要靠感觉和动作来认识周围世界 前运算阶段(2~7岁):认知开始具备符号功能,但是判断还是受直觉思维支配 具体运算阶段(7~11岁):借助具体事物,能作出一定程度的推理 形式运算阶段(11~15岁以后):能不借助具体事物,作出符号形式的推理假设 在前运算阶段,幼儿会表现出以下一些现象: A“世界因我而存在” B自我中心主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