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重大金融损失与借鉴.pptxVIP

  1. 1、本文档共3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35章--重大金融损失与借鉴

第35章 重大金融损失与借鉴 金融机构的重大金融损失 爱尔兰联合银行 这家银行因为其外汇交易员约翰∙拉斯纳克在若干年里所做的非授权投机交易而损失7亿美元。拉斯纳克以制造虚假期权交易的形式掩盖了他的损失。 大和银行 这家日本银行外派到纽约的一个交易员在20世纪90年代给这家银行造成了10亿美元的损失。 基德公司 公司交易员约瑟夫∙杰特的个人行为给该投资公司带来了3.5亿美元的损失,约瑟夫所交易的产品主要是美国国债,他的损失是由于公司计算机系统用于计算盈利的公式错误而造成的。 长期资本管理银行 在1998年,由于在俄国政府对自身所发行债券的违约以及随后的市场“择优而栖”现象而使这家对冲基金损失了大约40亿美元。纽约联储银行组织了14家银行对该基金注资,从而使基金能够有序的解体。 次级住房抵押贷款损失 2007年,投资者对由美国次级住房抵押贷款产生的结构产品丧失了信心,从而导致了信用紧缩现象,并导致许多像瑞银集团、美林、花旗集团这样的金融机构数百亿美元的损失。 巴林银行 1994年下半年,巴林银行驻新加坡巴林期货公司首席交易员李森认为,日本经济已开始走出衰退,股市将会有大涨趋势。于是大量买进日经225指数期货合约和看涨期权。然而,1995年1月16日,日本关西大地震,股市暴跌,李森所持多头头寸遭受重创,损失高达2.1亿英镑。 这时的情况虽然糟糕,但还不至于能撼动巴林银行。只是对李森先生来说已经严重影响其光荣的地位。李森凭其天才的经验,为了反败为胜,再次大量补仓日经225期货合约和利率期货合约,头寸总量已达十多万手。 要知道这是以“杠杆效应”放大了几十倍的期货合约。当日经225指数跌至18500点以下时,每跌一点,李森先生的头寸就要损失两百多万美元。 2月24日,当日经指数再次加速暴跌后,李森所在的巴林期货公司的头寸损失,已接近其整个巴林银行集团资本和储备之和。融资已无渠道,亏损已无法挽回,李森畏罪潜逃。 巴林银行面临覆灭之灾,银行董事长不得不求助于英格兰银行,希望挽救局面。然而这时的损失已达14亿美元,并且随着日经225指数的继续下挫,损失还将进一步扩大。因此,各方金融机构竟无人敢伸手救助巴林这位昔日的贵宾,巴林银行从此倒闭。 一个职员竟能短期内毁灭一家老牌银行,究其各种复杂原因,其中,不恰当的利用期货“杠杆效应”,并知错不改,以赌博的方式对待期货,是造成这一“奇迹”的关键。 安然事件 安然公司,曾是一家位于美国的得克萨斯州休斯敦市的能源类公司。在2001年宣告破产之前,安然拥有约21000名雇员,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力、天然气以及电讯公司之一,2000年披露的营业额达1010亿美元之巨。公司连续六年被《财富》杂志评选为“美国最具创新精神公司”,然而真正使安然公司在全世界声名大噪的,却是使这个拥有上千亿资产的公司2002年在几周内破产的持续多年精心策划、乃至制度化系统化的财务造假丑闻。安然欧洲分公司于2001年11月30日申请破产,美国本部于2日后同样申请破产保护。公司的留守人员主要进行资产清理、执行破产程序以及应对法律诉讼,从那时起,“安然”已经成为公司欺诈以及堕落的象征。 事件的由来 安然曾经是叱咤风云的“能源帝国”, 2001年10月16日,安然公司公布该年度第三季度的财务报告,宣布公司亏损总计达6.18亿美元,引起投资者、媒体和管理层的广泛关注,从此,拉开了安然事件的序幕。 2001年12月2日,安然公司正式向破产法院申请破产保护,破产清单所列资产达498亿美元,成为当时美国历史上最大的破产企业。2002年1月15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正式宣布,将安然公司股票从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成分股中除名,并停止安然股票的相关交易。至此,安然大厦完全崩溃。安达信公司作为安然公司多年的审计师,在为安然公司提供审计服务的同时,还为其提供了大量非审计服务,非审计服务的收费也高于审计服务收费。正因为如此,人们对于安达信未能及时发现安然公司的舞弊行为表示疑问。 而2002年1月10日,安达信公开承认销毁了与安然审计有关的档案,这就更加证实了人们的疑问。很快,安然公司丑闻转化为审计丑闻。 所列举的这些事件都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由单一雇员造成重大损失所出现的次数较为突出。 非金融机构的重大金融损失 宝洁公司 这家美国公司的资金部与信孚银行进行结构性产品交易时损失了近9000万美元,后来这家公司起诉信孚银行,法律纠纷最终得到庭外解决。 德国金属公司 这家德国公司进入了长期限的远期合约。合约阐明此公司将提供原油及汽油,同时这家公司采用短期期货合约来对冲风险,后来这家公司不得不停止这种交易而损失18亿美元。 哈默史密斯—富勒姆市政当局 英国伦敦哈默史密斯—富勒姆行政区的市政当局因为英镑互换以及期权交易在1988年损失了近6亿美元。所有这些合约被英国法庭宣布无效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