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社会差异.pptVIP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四章-社会差异

内容提要 基本问题: 一、“教育机会均等”概念内涵 二、世界范围内教育机会不均的主要社会根源 三、地区发展水平影响教育的两大原因 四、我国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五、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六、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七、文化阶层差异导致教育机会反差的机制问题 八、我国性别差异总体状况简析 九、高等教育机会均等问题 教育机会均等内涵 equality of educational opportunity 1、教育机会均等观念的形成的标志 1948年12月10日联合国大会采用了《国际人权宣言》提出的两项原则:(1)废除种族歧视; (2)人人具有均等地受教育的权利。 2、教育机会均等概念的发展 3、着眼于解决由社会问题所带来的教育机会均等 第一节 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一、省市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现状分析: 区域分类(三类地区:发达、欠发达、不发达地区); 具体表征: ①就学机会享有失衡(入学率,辍学率); ②教育资源享有失衡(生均教育经费支出,仪器配备达标率,校舍场地达标率,师资学历达标率); 归因分析: ①经济因素(公共投入;家庭投入); ②非经济因素(自然环境;文化传统与教育价值取向); 以1998年我国“普九”的人口覆盖率为例 一片地区(东部)达到96.7% 二片地区(中部)达到81.87% 三片地区(西部)仅达到42.26% 义务教育的差异度,全国可分为五类地区 最发达的:A类地区为北京、上海、天津; B类地区为辽宁、江苏、浙江、广东 最差的:E类地区为宁夏、甘肃、云南、贵州、青海、西藏 A、B、E类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人均GDP)之比5.6∶2.9∶l.0 当年小学生生均教育经费之比为3.0∶2.0∶l.0 第一节 地区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二、城乡差异与教育机会失衡 具体表征: ①就学机会享有失衡; ②教育资源享有失衡; 归因分析: ①经济因素(经费投入); ②非经济因素(交通条件,文化环境,教育价值观) (经济与非经济因素的互动与综合,决定着教育机会的状况) 城镇和农村之间适龄儿童的小学入学率、初中入学率、在校生的比重差距明显。 农村学生辍学、流失率仍然较高,初中生辍学率上升。 由于义务教育经费严重不足,现有危房约1300万平方米,集中在中西部农村。 大面积拖欠教师工资的问题仍然没有根本解决。 第二节 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社会阶层问题在任何国家都存在。 我国在不同发展时期此问题具有不同的表现形态。 一、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二、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一、经济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经济收入) 贫富差异现象的普遍性(国内外) 我国:城镇居民与农民之差异 “层”内的贫富分化——富有阶层与贫困阶层 对教育机会享有的影响: 儿童教育机会享有程度反差现象 (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失学儿童与贵族学生) 失学儿童: 基本背景(辍学率与纯收入层次的关系); 主要原因(家庭困难及学习成绩不佳); 去向分布(主要去谋生); 教育机会享有性质反差现象 (非义务教育阶段的就学机会:礼物性教育机会与负担性教育机会) 高校贫困学生: 弃学、举债、各类“勤工俭学”、教育贷款…… 问题:教育机会享有反差的社会影响? 除起点均等问题外,有无过程均等或结果均等方面的问题? 当一个穷人家的孩子,看到的不是“梅花香自苦寒来”、“穷人的孩子早当家”之类的佳话,每天充斥于眼中的都是“工作要靠富爸爸”、“北大人大不如权大”之类的丑闻时,夜阑人静之时,他们怎么去做梦,他们会做什么样的梦,这个有崛起雄心的大国又做着怎样的梦? 二、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划分依据(最终学历) 研究表明: 家长的文化阶层越高,子女享受教育机会(尤其是高等教育机会)的可能性越大。 (高文化阶层子女争取教育机会的积极性、实际获得教育机会的可能性更大) (大学报考率) (录取率或在读率) 二、文化阶层差异与教育机会反差 (1)高文化阶层子女在争取教育机会方面似乎比低文化阶层子女表现出更大的积极性。 (2)高文化阶层子女比低文化阶层子女更容易实际获得教育机会。 (3)文化阶层对教育机会的影响往往比较顽固。可能会冲淡经济阶层的影响;可能会冲淡职业阶层的影响。 第三节 性别差异与教育机会偏斜 性别差异的普遍性。 性别差异:地位差异,角色差异 教育机会:“总体”性机会,“类型”性机会 一、性别地位差异与总体教育机会偏斜 二、性别角色差异与分类教育机会偏斜 一、性别地位差异与总体教育机会偏斜 案例:名字、人文科学与艺术、成人期望。 (1)1993年,在500多个城市中,女市长只有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