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财政学第2章案例分析.pptVIP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财政学第2章案例分析

第二章案例分析 案例一:从三鹿奶粉事件谈政府危机预防 一、事件回放 最近,“结石婴儿”频频在内地出现:甘肃省兰州市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医院泌尿科连续收治了14例患有“双肾多发性结石”和“输尿管结石”病症的婴儿;南京也发现10例婴儿肾结石案例,病情严重的已转至上海治疗。;湖北省同济医院小儿科也收治了三名分别来自河南、江西和湖北患有肾病的婴儿。家长们反映孩子们出生后一直都在吃名为“三鹿”牌的奶粉。此前,还有山东、甘肃、安徽、湖南等地的家长告诉湖北的记者,称自己孩子也吃该品牌奶粉,出现类似症状。目前尚不知患儿所使用的奶粉是否为假冒伪劣产品。河北三鹿集团传媒部对记者表示,已派出工作人员赴甘肃调查,当地质检部门对该集团奶粉的检验显示没有质量问题。(9月11日《东方早报》) 2008年9月12日 ,河北省石家庄市政府首次露面说话:“三鹿集团经过多层次、多批次的检验,在8月初查出了奶粉中含有三聚氰胺物质。石家庄市政府要求立即收回全部可疑产品,对产品进行全面检测,确保新上市产品批批合格,绝不能再含有三聚氰胺成分,同时各有关部门展开调查工作,确定事件性质”。 三鹿奶粉事件发生后,综合各方面的报道客观来说一些地方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有了提高,这是一种进步。然而,从保护人民的生命财产高度来说,肯定政府的危机处理能力提高的同时,不如督促政府进一步提高危机的预防能力,让老百姓少受损失,让我们的孩子们少受点罪。 人民信任政府、委托政府管理公共事务,其中一条就是希望各级官员真正关心国计民生的大事情,能够预测、预防和及时处理各种社会危机,保证公民有一个安全、可靠、公平、舒适的社会环境。我们能不能苛刻一点,要求各地政府、各级官员按照中央的要求,仔细的而不是流于形式地查一查社会上还有多少“三鹿奶粉”、“襄汾尾矿”,还有多少假药、假食品? 二、对政府进行食品质量检查必要性的分析 (一)从信息不对称角度,消费者无法完全掌握厂商生产的产品质量信息,必须由政府组织专门机构进行质量检验,向消费者发布有关产品质量的信息 (二)从公共选择的角度,政府是公民的受托者,应该将关系人民生命安全、人参健康的事情当作政府的重要责任,履行受托职责,严格监控食品、药品质量安全,否则就会失去选民的信任 案例二:河南裴城农民割玉米须办证 每亩收费500元 一、事件回放 “砍自家地里的玉米还得缴费办”砍伐证“、”准运证。如果不办,镇政府就处罚你!”连日来,河南省漯河市郾城区裴城镇的许多农民投诉,称收割自家的玉米须先向镇政府缴费办证。目前,因绝大多数农户未办“两证”,致使数万亩成熟玉米无法收割。 未办两证不准收割 村民说,今年9月初,镇政府每天派人派车赶赴该镇的所有村庄宣传,要求每亩玉米地缴费500元,农户在办理“砍伐证”、“准运证”后才能收割,否则将“给予严重处罚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秋收是跟”老天爷“夺口粮,镇政府咋能这样耽误我们呢?”村民说,如今绝大多数玉米地都未办“两证”,因为无法收割,现在好好的墒情给耽误了,有的玉米因雨水浸泡快要霉变发芽。 割把秸秆遭“拘留” 据了解,裴城镇今年种植了约6万亩玉米。记者在该镇的多个行政村看到,每村的田间地头,都有一群身着迷彩服的人在巡逻。一男子透露,他们大多数都是镇政府聘来的,发现有人“无证收割”,就要把他拉到镇政府处罚。 “我砍了几把玉米秆喂牲口,没想到让镇政府聘的人看到了,他们二话不说就把我抬到车上了,就这样我被镇政府”拘留“了,还罚了我300元钱。”在梁庄村15组,63岁的老汉高保善提起被镇政府处罚的事仍感到不解。 政府越位有悖法律 在裴城镇宋岗村东南处的一个养殖场内,镇党委委员、武装部长张永豪,正在为已缴费的农民审批办理“两证”。 他称,凡是按照镇里要求把全部秸秆拉到这家养殖场的农户,可以每亩300元的优惠价格办证。办理“两证”所收的费用,只是一种押金,目的是震慑乱烧秸秆的行为,将来还要退还。 “裴城镇凭什么强迫农民办两证?这钱什么时候退还农民?这些资金如何使用?谁去监管?”有专家表示,根据我国行政许可法的规定,这种做法是乱作为,是严重的政府“越位”,属于滥用职权的行为。 二、对政府乱收费行为的分析 长期以来,河南、河北一些地方的农民一直采用收割完玉米后,就地放火焚烧的传统方式处理玉米秸秆,不但严重污染空气,也不利于土地生态环境的保护。为此,相关部委出台了禁烧秸秆的规定,同时积极提倡和引导农民采用秸秆还田的科学做法。 毫无疑问,禁烧是对的,我们也不怀疑政府要求农民办证的良好初衷,但一个没有法律依据,而且不办证否则就处罚的做法,却让人难以接受。 属于乱收费行为 从公共选择的角度看,是属于利用职权进行寻租,追求地方政府官员利益最大化 对于村民燃烧秸秆的问题,其实有很多很好的办法,如:政府拿钱,补贴农民组织将秸秆转化成有机肥料;政府扶持农村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