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2纳米科技从幻想到现实.ppt

  1. 1、本文档共5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Chap2 纳米科技从幻想到现实 ◆纳米技术溯源 ◆费曼的幻想点燃纳米科技之火 ◆比尼格与罗雷尔发明了看得见原子的显微镜 ◆依格勒实现了单原子的操纵 ◆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 ◆科学巫师德雷克斯勒的奇思怪想 ◆格来特的逆向思维 ◆敞开希望的大门 ◆新思维的挑战 纳米科技的发展史是一个由幻想到现实的过程,其中不乏里程碑式的事件。 2.1 纳米技术溯源 2.2 费曼的幻想点燃纳米科技之火 2.3 比尼格与罗勒尔发明了看得见原子的显微镜 启发:把一个平板导体替换为一个很尖的导电针尖,再让这个针尖对另一个平板导体(样品)作两维扫描,同时记录下每个扫描点相应的隧道电流,而这个电流是直接与表面高低起伏有关的,即与表面形貌有关的。这样测量平板间隧道电流的实验装置就变成了观察表面形貌特征的显微镜了!这就是比尼格和罗勒尔发明的扫描隧道显微镜(STM)。 由于针尖可以做得很细、很尖,其顶端甚至只有一个原子,所以STM有原子级的分辨率,可以观察到物体表面单个原子。实现了人类直接“看”到单个原子的愿望!这是迈向纳米技术重要里程碑。比尼格和罗勒尔也因此获得了1986年的诺贝尔物理奖。 2.4 依格勒实现了单原子的操纵 1989年在美国加州的IBM实验内,依格勒博士采用低温、超高真空条件下的STM操纵着一个个氙原子,STM的针尖成了搬运原子的“抓斗”,在一个位置上抓起一个原子,移动到另一个预先设计好的位置上,再放下该原子。重复这样的步骤,将35个氙原子排布成了世界上最小的IBM商标,实现了人类另一个幻想——直接操纵单个原子。原理上这也是实现了费曼的设想:按人的意愿排布一个个原子来构建纳米器件。 2.5 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纳米科技诞生的标志 2.5.1 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会址 ——巴尔的摩 1990年在美国东海岸的巴尔的摩召开第二届国际STM会议的期间,召开了第一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Nanotechnology》和《Nano biology》两种国际性专业期刊在同一年相继问世,这标志着纳米科学技术的正式诞生。李民乾教授很荣幸地参加了这次标志着纳米科技正式诞生的会议。 美、日、英等国提出了各国发展纳米科技计划。虽然只有半天的会议日程,但会议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这个纳米小世界里大有文章! 中国科学院于1991年召开了我国首次“纳米科技发展战略研讨会”。会上,中国科学院上海原子核研究所的青年学术小组作了“面向21世纪的高新科技——纳米科学技术”的主题报告。当时对纳米材料,国家科技部已经安排了基础研究重大项目,开展了研究,但对纳米科技的整体研究尚未安排国家级的计划。所以,在某种意义上说,该次会议标志着我国真正启动了纳米科技研究。 2.5.2 采用“NANO1”图案 2.6 科学巫师德雷克斯勒的奇思怪想 在当今世界上,科技先进的美国成了实现人类幻想、取得成就最多的国家。20世纪20年代以后,美国又成了世界科幻文艺的中心。埃里克?德雷克斯勒(K.Drexler)教授就是在这种充满科学幻想的环境中成长起来,并成了这批科学“先知先觉”者中的佼佼者。 1973年5月,只有19岁的大学生德雷克斯勒已经勇敢地站在首届普林斯顿“移居太空”会议的讲台上,向来自全国的具有博士、教授头衔的超前理论家们发表他的题为“从小行星中取材为太空定居点提供补给”的演讲了。 “移居太空”谈何容易!吃什么?穿什么? 德雷克斯勒的报告无法解决移居太空遇到的各种难题。 他在自己的著作《创造之动力》中开始思考:如果能造出纳米级大小的机器人,按人类设计的程序逐个地控制分子甚至原子,并按人的意愿能移动到化学上合理的任何一种结构中,人类将能制造任何可能制造的东西,飞往太空和开发小行星将再没有生活困难,星际旅行并非不能实现。 为了给献身研究纳米科技的人员提供一个用武之地,1987年,德雷克斯勒和夫人创建了“未来研究所”,并分别担任了所长和秘书兼财务。 在这期间他领悟到:人类应“向活细胞学习”,提出:制造微型机器人,让它们将灰尘分解成原子,再把这些原子组装成餐巾、肥皂和电视机。纳米机器人的思想给许多超前理论家们带来了振奋。为此,他赢得了“展望未来的科学巫师”的绰号。 他构思设计了各种分子环、分子轴承、分子转子等微型机械(见下页)。 2.7 格莱特的逆向思维 德国物理学家格莱特是一位晶体物理学专家,他的思维特别活跃,而且是个杰出的逆向思维者。 如果把“缺陷”作为研究的主体,研制出一种以“缺陷”为主的材料,情况会怎么样? 1984年格莱特等人把直径约为6纳米的Fe颗粒的粉体材料压成纳米多晶体,并用X射线衍射、穆斯堡尔谱和磁学测量等现代化手段进行

文档评论(0)

shujukd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