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木材改性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
木材改性技术发展现状及应用前景顾炼百(南京林业大学木材工业学院,江苏南京210037)摘要:系统阐述了木材改性的背景、方法及意义,重点介绍了热改性、乙酰化、糠基化改性,及压密化和热处理组合改性的基本原理和工艺,及其对木材性质的影响;分析了这些改性方法的应用现状及工业化应用前景,并提出了今后需着重研究的关键问题。关键词:木材;热改性;乙酰化;糠基化;组合改性中图分类号:S781.7;TS6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8654(2012)03-0001-06CurrentStatusandApplicationProspectsofWoodModificationGULian-bai(CollegeofWoodScience&Technology,NanjingForestryUniversity,Nanjing210037,Jiangsu,China)Abstract:Theauthordescribesbackground,methods,andsignificancesofwoodmodificationinthispaper.Thebasicprinciples,processes,andeffectsonwoodpropertiesofvariouswoodmodifications,suchasthermo-modification,densificationandheat-treatment,acetylation,furfurylation,andwaximpregnationarepresented.Thecurrentapplicationandcommercializationofthesewoodmodificationsareanalyzed.Keywords:wood;thermo-modification;acetylation;furfurylation;combinationmodification随着人们生活品质的提高,对木材及其制品的需求大大增加,发展人工速生林,是解决木材供应紧缺的重要措施。速生材通常含有高比例的幼龄材,密度较低,木材多项物理力学性能均低于天然林木材。为了改善速生材的生物耐久性,延长木材产品的使用寿命,对木材进行改性势在必行。木材改性研究始于20世纪30年代,是通过化学、生物或物理介质作用于木材,增强其尺寸稳定、耐久、防腐等性能[1],可分为主动改性(改变材料化学性质)、被动改性(未改变材料化学性质)及组合改性(表1)[2]。笔者对常用木材改性技术的工艺和原理,及其对木材性质的影响进行总结,旨在为木材改性技术的深入研究、应用和推广提供借鉴。表1木材改性方法的分类Tab.1Classificationofwoodmodificationmethods改性主动改性被动改性组合改性方式热改性化学改性浸渍改性压密化压密化与热改性作用区域细胞壁表面细胞壁、细胞腔细胞腔细胞壁、细胞腔糠醛化、应用技术热处理乙酰化等热压热压与热处理树脂浸渍等1木材的主动改性1.1木材的热改性热改性是工业化最成功、经济效益最显著的改性方法。木材热改性研究已有近百年的历史,但直到近10年,热改性木材的工业化生产及推广应用才取得显著成效。1.1.1热改性机理在高温作用下,木材中的半纤维素降解,生成的有机酸可加速半纤维素及纤维素无定形区的降解,使·1·收稿日期:2011-11-10;修改日期:2012-02-16作者简介:顾炼百(1940—),男,南京林业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Vol.26No.3CHINAWOODINDUSTRYMay2012吸湿性羟基显著减少,结晶区比例增加,从而增强材料的尺寸稳定性[3]。此外,热改性过程中,木素网状体横向连接的增加,亦增强了木材的尺寸稳定性。木材热降解过程中,生成的甲酸、乙酸和多种酚类化合物等,可阻止或延缓腐朽菌的生长;纤维素结晶区的增加,限制或延缓了非酶氧化剂对纤维素长分子链的降解,及可溶低聚糖或单糖在木材细胞腔中的扩散。木素网状体中横向连接的增加,也可阻碍酶对木素的降解[4];且改性材吸湿性的降低,亦利于阻止腐朽菌的寄生和繁殖。1.1.2热改性处理工艺流程1)一次干燥:将生材干燥至含水率约12%,通常采用常规干燥窑,以降低干燥成本。2)二次干燥:采用热改性处理窑,温度从70℃开始,分阶段升至130℃,干、湿球温差逐步增大至30℃,待木材含水率降至约3%结束。处理过程中需注意避免木材开裂。3)快速升温:快速升温至180~220℃,保持2~4h。在此阶段应着重控制木材的颜色和脆性。4)降温调湿:喷雾化水和蒸汽,使木材含水率升至5%~8%后结束处理。降温初期着重防止着火,后期则需控制改性材的终含水率。5)冷却出窑:待窑内、外温差降至约30℃,改性材出窑。注意防止木材开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