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宇宙的起源与演化参考
引言 极目长空,日月经天,星回斗转,河汉纵横。自古以来人们观天象,辨星斗成果辉煌。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牛顿创立了天体力学,而量子力学、相对论、高能物理学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落成,光子计数照相机和电荷耦合探测器的使用,天文光谱测量技术的发展,空间飞行器的天文探测等等,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逐渐深化和日臻完善。这一节我们来介绍一下现代天文学所认识的宇宙概观。 宇宙 泛指天地万物,亦即在浩瀚的空间中运动和变化着的全部物质世界的总称。 迄今人们对宇宙的认识,已经从地球到太阳系,再由太阳系扩展到银河系、河外星系、星系团、乃至观测所及的宇宙深处。 《齐物论》中说:四维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然而它们又不绝对,含有包容和流转的意义,故宇宙可指时空中所含变化的万有。又“宇之表无极,宙之端无穷”(张衡《灵宪》) 西方的“宇宙”基本上是个空间概念,有两个重要词表达,一是Cosmos来自希腊文,本意是秩序,意指作为秩序体系的整个宇宙;二是Universe,来自拉丁文,本意是万有,意指包罗万象的宇宙。 第一节 宇宙概观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使自然科学从神学中解放出来,牛顿创立了天体力学,而量子力学、相对论、高能物理学奠定了现代宇宙学的基础。 大口径天文望远镜的落成,光子计数照相机和电荷耦合探测器的使用,天文光谱测量技术的发展,空间飞行器的天文探测等等,使人类对宇宙的认识逐渐深化和日臻完善。 一、宇宙概观 我们居住的地球是太阳系家族的一员,距太阳平均距离为1.496×108km。 而太阳系又仅仅定居于银河系巨大旋臂的一侧; 而银河系,在宇宙所有星系中,也许很不起眼…… 宇宙是由数十亿个类似银河系的庞大天体系统所组成。 太阳系 最外面的冥王星距太阳平均5.9×109km,光约走5.5 h。在火星和木星之间运行着几十万颗小行星。太阳系中质量较小的天体还有流星和彗星,哈雷彗星、波普——海尔彗星、白武彗星就是其中的几个。太阳只是一颗极普通的恒星,它属于一个庞大的恒星系统——银河系中的一颗恒星。太阳系是银河系中的一个星系。 银河系是由群星和弥漫物质集成的一个庞大天体系统。 银河系中有2 000亿颗以上的恒星。 扁盘的最大厚度约1×104 l.y. ,银河系发光部分距离约7×104l.y.,银晕,直径约1×105l.y. 除恒星外银河系中星云。 二、几种典型的现代宇宙模型 在现代,有什么样的物理理论就产生什么样的宇宙学。 以牛顿力学为基础的宇宙学认为宇宙是一架机器。这是唯物机械论的宇宙学。 1916年爱因斯坦提出广义相对论。1917年他把广义相对论用于宇宙学研究,得到了一个静态的有限无界的宇宙模型。 1922年苏联数学家费里德曼得到爱因斯坦场方程一组动态解,包括两类膨胀解和一类振荡解,从而建立了新的宇宙模型。对于膨胀解,宇宙将一直膨胀下去;对于振荡解,宇宙呈现膨胀——收缩的振荡。 1927年比利时人梅特勒在费里德曼解的基础上把已观测到的河外星系光谱红移解释为宇宙膨胀的结果,提出了膨胀宇宙的模型。 1948年英国剑桥的拜迪、霍伊尔和戈尔德又提出稳恒态宇宙模型。它基于完全宇宙学原理,认为宇宙物质密度始终不变。 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伽莫夫等人对极高温度极高密度的早期宇宙研究提出被普遍看好的主流模型——热宇宙模型,俗称“大爆炸宇宙”模型,亦称标准模型。 20世纪80年代,古斯等人将理论物理大统一理论引入宇宙学,解决了“大爆炸宇宙”模型不能解释的“视界”问题、“平坦性”等宇宙难题。 第二节 宇宙的起源和演化 宇宙有没有起源和终结,它是永恒的还是演化的? 这是宇宙学所要回答的一个根本问题。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看法。 一、中国古代的盘古开天地的神话故事 这个神话故事说的是天地本来像个鸡蛋,盘古生于其中。后来天地开辟了,天每日高一丈,地每日厚一丈,盘古每日长一丈。18000年以后,天变得极高,地变得极厚,盘古也变得极长了。盘古怕天地合拢,就顶天立地拼命撑着,最后精疲力竭地死了。死后,他的全身化成了万物:气为风云,声为雷霆,左眼为太阳,右眼为月亮,血液为江河,肌肉为田土。 世界上其它文明古国,也各有关于宇宙起源和结构的种种传说。例如,古印度人认为大地由四头大象驮着,大象站在一只巨龟的背上,巨龟则浮在水中,等等。 古代各民族都把自己生活的地方当作天地的中央,并各自独立地产生了关于宇宙结构的地心学说。 二、宇宙大爆炸起源模型 20世纪70年代以来,粒子物理学家与宇宙学学家提出了“宇宙大爆炸起源模型” : 宇宙“始”于约100亿年前的大爆炸。 大爆炸后10-44s,温度为1032K 大爆炸后的一秒种,温度降至1010K,进入辐射为主的阶段。 3min,温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