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0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川大马克思原理第六章.ppt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 第六章社会主义社会及其发展 第一节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 从理论到实践的发展 16-17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托马斯·莫尔(英,1478-1535) 代表作:《乌托邦》 托马斯·闵采尔(德,1490-1525) 提出“千年天国”理想。 托马斯·康帕内拉(意,1568-1639) 代表作:《太阳城》 18世纪空想社会主义 摩莱里(法,1720-1780) 代表作:《自然法典》 马布利(法,1709-1785) 代表作: 《论公民的权利和义务》 《论法制和法律的原则》 巴贝夫(法,1760-1797) 代表作:《平民宣言》等 19世纪初期空想社会主义 优秀思想材料: 对资本主义旧制度的辛辣批判,包含着许多击中要害的见解; 对未来社会提出了许多积极的结论和天才的预测。 历史局限性 还不能从社会物质基础的运动中揭示资本主义灭亡的历史必然性; 还没有找到无产阶级这个埋葬资本主义的物质力量; 还不知道社会主义取代资本主义的现实道路。 唯物史观使社会主义学说立足于历史现实和社会实践的基础之上,克服了社会主义学说的空想性质。 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的经济根源,找到了社会变革的物质力量和现实道路。 无产阶级革命是彻底消灭一切私有制、代之以生产资料公有制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要彻底消灭一切阶级和阶级统治的革命。 无产阶级革命是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运动。 无产阶级革命是不断前进的历史过程。 无产阶级革命的形式 暴力革命是主要的基本的形式 不完全排除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可能性 帝国主义时代的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将是由一国或数国首先胜利,然后波浪式地发展为全世界的胜利。 十月革命的胜利是科学社会主义从理论向实践的飞跃,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巩固苏维埃政权时期(1917.11-1918夏) 把银行和大工业收归国有,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建立起公有制基础。 制定向社会主义过渡的初步计划。 提出社会主义改造的方法、途径、措施。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战时共产主义时期(1918夏-1921春) 取消私人贸易和商业; 实行余粮收集制; 工业国有化; 普遍实行义务劳动制; 经济关系实物化,实行军事配给等。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新经济政策时期 (1921春-1924列宁逝世) 用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在一定范围内恢复贸易自由 将小企业退还原厂主,实行租借制和租让制; 国营企业恢复计件工资和奖金制; 利用外资和技术,加快经济恢复和发展。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⑴关于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认识 必须从实际出发,把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 把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 在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 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⑵列宁晚年对建设社会主义的新构想 用合作社的形式将农民引向社会主义道路。 发展大工业,实现工业化和电气化。 学习和利用资本主义一切有价值的东西。 进行文化革命,大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 进行党和国家机构的改革,努力提高干部的素质和能力。 反对官僚主义,健全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 维护党、特别是党中央领导核心的团结。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从1925年到1936年,经过国家工业化和农业集体化,以苏维埃第八次非常代表大会宪法为标志,形成和确立了社会主义苏联模式。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⑴经济特征 经济发展战略以高速度发展国民经济为首要任务,以重工业为发展重点,实现从农业国到工业国的转变。 经济体制在所有制结构上形成了单一的生产资料公有制形式,在经济运行中排斥市场机制,完全采用行政手段,形成了过度集中的指令性计划经济模式。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⑵政治特征 苏联共产党一党存在的政党制度 过度集权的党和国家领导体制 自上而下的干部任命制度 软弱而低效的监督机制……等 二、列宁、斯大林领导下的苏维埃俄国 对社会主义的探索 ⑴社会主义苏联模式的历史成就 促进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和发展 推动过社会生产力的高速度发展 确保了重工业,特别是国防工业的发展,为处在帝国主义包围中的苏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