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分离工程.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分离工程

(二)二元非均相共沸物的精馏 如果二组分能够形成非均相共沸物,那么不必另加共沸剂便可实现二组分的完全分离。 图3-33 分离非均相共沸物的流程 (三)其他 均相共沸物需要用萃取等方法来分离。 为了得到高纯的塔底产品,采用稍过量的共沸剂,再增加一个溶剂回收塔,往往是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 四、共沸精馏的计算 共沸物精馏体系非理想性强、组分多、变量多,不宜使用简捷法,而严格计算也变得非常复杂。 五、共沸精馏实例 乙醇-水共沸精馏 乙醇-水溶液共沸点:78.3℃;共沸组成:乙醇 0.894;水 0.006。乙醇-水-苯共沸点:64.6℃;共沸组成:乙醇 0.23;水 0.226;苯 0.544。 六、共沸精馏与萃取精馏比较 共同点: 不同点: 基本原理相同,都是通过加入适量的质量分离剂,改变组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增大组分的挥发度差异,实现精馏分离。 (1)共沸精馏中加入的共沸剂必须与原溶液 中的一个或几个组分形成共沸物,而萃取精 馏中的溶剂无此限制,共沸剂的选择范围相 对较窄; (2)共沸精馏中共沸剂以汽态离塔,消耗的潜热较多,萃取精馏中萃取剂基本不变化,因此共沸精馏的能耗一般比萃取精馏大; (3)在同样压力下,共沸精馏的操作温度通常比萃取精馏低,故共沸精馏更适用于分离热敏性物料; (4)共沸精馏可连续操作,也可间歇操作,萃取精馏一般只能连续操作。 1.朱宪; 刘群; 周忠华;理论塔板数的简捷算法,化学工程,1992,(1):70 2.简捷法求算多组分精馏过程的理论板,化工设计,1993,3(5):27 3.一种新的理论板数简捷算法,化学世界,1991,(6):272 4.曾平,估算精馏理论塔板数的新方法,大学化学,1997,(2):55 参考文献 5.彭小平,颜清,迭代法求算精馏塔的理论塔板数,上饶师范学院学报,2001年06期 6.李宝增,介绍计算二元体系精馏理论板数新方法,新疆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0年01期 7.黄光斗,二元理想溶液常规精馏塔Rmin解析计算,湖北化工,1998年02期 8.高维平,杨莹,精馏塔最小回流比通用求解方法,吉林化工学院学报,1995年01 参考文献 9.杨莹,高维平,精馏塔最小回流比求解方法,计算机与应用化学,1995年02期 10.陆小荣,谈精馏操作最小回流比的确定,兰州石化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1年02期 11.龙军,精馏塔适宜回流比的确定,石油炼制与化工,1996年01期 12.刘志伟,回流比对操作费和设备费的影响,现代化工,1997年03期 参考文献 13.李宝增,李萍,王娟,用虚拟混合法计算二元精馏最小回流比,化学工程,1996年03期 14.简丽,精馏塔中适宜回流比的优化选择,内蒙古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年03期 15.宁英男,多元精馏中组分在塔顶塔底预分配关系的计算机计算,化工设计通讯,1995,21(1):53-56 参考文献 16.洪文国,精馏加料板位置精确确定研究,齐齐哈尔大学学报,1995年03期 17.马玉龙,周新花,郑洁修,计算精馏塔理论塔板数和加料板位置的新方法(Ⅱ),武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4年01期 18.雷志刚,王洪有,许峥,萃取精馏的研究进展,化工进展,2001年09期 参考文献 19.崔现宝,杨志才,冯天扬,萃取精馏及进展,化学工业与工程,2001年04期 20.肖斌; 肖文; 罗建军;间歇萃取精馏技术和进展,广州化工,2002年01期 21.胡兴兰; 周荣琪;萃取精馏萃取剂的一种实验筛选方法.化学工程师,2003年03期 22.宋海华; 孙伟; 王秀丽; 萃取精馏溶剂选择的研究进展,化学工业与工程,2002年01期 参考文献 3.2 萃取精馏和共沸精馏 3.2.1 萃取精馏 3.2.2 共沸精馏 3.2.1 萃取精馏 一、流程 二、萃取精馏的原理和溶剂的选择 (1)溶剂的作用 设组分1和组分2组成的混合物,加入溶剂S进行分离。 常压下的相对挥发度: 液相活度系数可由三组分Margules方程求算: 组分1的脱溶剂浓度x1’=x1/(x1+x2) 代入 代入相对挥发度的表达式,可得有溶剂存在下组分1和2间的相对挥发度: 三组分物系的泡点温度 无溶剂S时,xS=0,则二组分体系的相对挥发度: 二组分物系的泡点温度 若(p1S/p2S)与温度关系不大,x1=x1’,则: (3-24) 溶剂的选择性 溶剂的作用:改变组分间的相互作用;稀释作用。 提高溶剂的选择性可以: 1)提高xS,即加大溶剂用量——稀释作用; 2)选择适宜溶剂,改变组分相互作用,如使A1S’变大(正偏差),A2S’变小(负偏差),从而提高相对挥发度。 (2)溶剂的选择 1)沸点要较组分的高; 2)与被分离物系有较大的溶解度; 3)

文档评论(0)

sunshaoy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