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翻译练习概要.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必修三文言文翻译练习概要

人教语文必修三重要文言句子翻译 《寡人之于国也》 1.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 2.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3.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1.战鼓冬冬敲响,兵器刚一接触,有些士兵就抛下盔甲,拖着兵器向后逃跑。 2.不可以,只不过他们没有跑到一百步罢了,但这也是逃跑呀。 3.大王如果懂得这个道理,那就不要希望百姓比邻国多了。 4.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 5.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 6.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如果拿着斧头按季节入山砍伐树木,木材就会用不尽。 粮食和鱼鳖吃不完,木材用不尽,这就让百姓对生养死葬没有什么遗憾了。 6.认真地办好学校,把孝顺父母、尊敬兄长的大道理反复地讲给百姓听,那么,须发花白的老人也就不会在路上背负或顶着重物行走了。 7.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8.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 7.这样做了还不能称王的,是从来不曾有过的事。 这种说法和拿着刀子杀死了人,却说‘这不是我杀的而是兵器杀的’,又有什么不同呢? 《劝学》 1.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2.木直中绳,輮以为轮。 3.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冰是水凝成的,但它比水更冷。 一块木材很直,合乎木匠拉直的墨线,假如用火烤使它弯曲做成车轮。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省察,就能聪慧明达,行为就会没有过错。 4.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5.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脚走得快,但是能达到千里之外。 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长江黄河。 6.积土成山,风雨兴焉。 7.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8.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9.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积土成为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 所以不积累小步,就没有借以远达千里的办法。 雕刻一下就放掉它不刻,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的话),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坚强的筋骨,却能上吃泥土,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因为心思专一的缘故。 《过秦论》 1.外连衡而斗诸侯。 2.蒙故业,因遗策。 3.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 对外实行连衡策略,使山东诸侯自相争斗。 继承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诸侯恐慌害怕,开会结盟,谋求削弱秦国的办法。不吝惜奇珍贵重的器物和肥沃富饶的土地,用来招致天下的优秀人。 4.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已困矣。 5.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 6.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 秦人没有丢失一支箭那样的消耗,天下的诸侯(却)已陷入狼狈不堪的境地了。 秦有富余的力量利用对方弱点来制服他们,追赶(九国的)败兵,百万败兵横尸道路,血流(成河),大盾牌也漂浮得起。 到始皇的时候,他大大地发展了前六代君主的功业,挥舞着长鞭来驾驭全中国,将东周、西周和各诸侯国统统消灭。 7.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 8.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 9.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 向南攻取百越的土地,把它划为桂林郡和象郡。 接着就废除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为的是使百姓变得愚蠢。 收缴天下的兵器,集中在咸阳,去掉刀刃和箭头,用来铸成十二个金人,以便削弱百姓(的反抗力量)。 10.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 11.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12.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砍下树木作武器,举起竹竿当旗帜,天下人如同云一样聚集起来,回声似的应和他,都带着粮食,影子似地跟着他。 崤山以东的英雄豪杰于是一齐起事,消灭了秦的家族。 然而秦凭借着它的区区之地,发展到兵车万乘的国势,招致八州的列国诸侯来朝拜自己,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13.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 14.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一个戍卒发难就毁掉了天子七庙,皇子皇孙都死在人家手里,被天下人耻笑,是什么原因呢?就因为不施行仁义而使攻守的形势发生了变化啊。 《师说》 1.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2.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3.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吾从而师之。 古代求学的人一定有老师。老师是传授道理,教授学业,解决疑难问题的人。 有疑惑却不跟从老师学习,他所存在的疑惑,就始终不能解决了。 在

文档评论(0)

wyj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