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语歌谣发展史7156_A5xBByBAqC1C1B5oAEiA5v.ppt

  1. 1、本文档共1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台语歌谣发展史7156_A5xBByBAqC1C1B5oAEiA5v

台語歌謠發展史 土聲的傳唱- 早期源流 臺灣傳統民謠有民間小調、本土戲曲和源于中原的歌樂。傳統民謠因口口相唱、代代相傳,一首歌曲經過長期流傳,已經不是一人之作或一時一地之作,而且不乏「族群融合」共同創作的現象。比如客家山歌與閩南採茶歌同調、「桃花過渡」、「病子歌」閩客同歌;恒春民謠「思想起」、「草螟弄雞公」,曲調源于平埔族,是漢化的歌謠。 從民謠到台語創作 台灣早期的唱片公司「古倫美」(Columbia),一開始除了賣日本歌手唱片和台灣傳統戲曲、歌仔戲和新款歌戲外,創辦人柏野正次郎深入台灣本土的經營方針,開始踏向台灣現代流行歌謠創作的第一步。聘請作家陳君玉擔任公司的文藝部長,陳君玉又邀作曲家鄧雨賢擔任作曲專員,在1933年完成「望春風」、「月夜愁」、「雨夜花」等等膾炙人口的歌曲,古倫美「四大金剛」:鄧雨賢、王雲峰、蘇桐、邱再福,與第一代名歌手純純、愛愛等人,開創了台灣流行音樂史的第一個黃金歲月! 變調的歌聲 1937年侵華戰爭爆發,臺灣總督府下令箝制漢文,以「漢字」創作的台語流行歌曲面臨威脅, 「雨夜花」、「月夜愁」被擅改成日語的「榮譽的軍夫」、「軍夫之妻」,悲愴的曲調,變調為激昂的軍歌,驅策臺灣青年為大東亞戰爭奉獻犧牲。一度台語流行歌曲被迫畫上了休止符! 從離亂之歌到噤聲的年代 1945年戰火餘燼下的臺灣百廢待舉,唱片製作業無法即時恢復,台語流行歌曲在國民政府體制下只能借著廣播發聲。民間的活力仍讓台語歌歌聲不輟,其中,走唱藝人扮演了傳唱的角色。那卡諾(黃仲鑫)作詞、楊三郎作曲的二人處女作、也是成名曲的「望你早歸」,雖是描述失戀心情之作,但在當年的社會氣氛下,卻成為戰火餘生、家人離散的民眾心聲。 民生艱困與底層心聲的反應 1948年,李臨秋發表「補破網」,詞意雖是「破網補情天」,但因「漁網」與「希望」為台語諧音,有期待複元、希望「從今免補破網」之意,暗喻了臺灣人渴望揮別戰爭陰影、憧憬未來的心情。1946年的「收酒矸」和1949年的「燒肉粽」,唱出為生活拚搏最後一分力氣的市井小人物,為填補家計、穿街走巷叫賣肉粽的失學少年,他們無奈淒涼但又艱辛奮鬥的處境,雖是販賣「市聲」,但曲中自有打動人心的深意。這些歌曲為那個苦難年代的臺灣人,留下深刻的屐痕。 台 語 歌 謠 的 國民政府「國語化運動」的政策,壓縮了台語歌曲的空間。戰後的新秀如楊三郎、許石,在此惡劣環境下,表現出「打死無退」的精神。「黃昏再會」、「安平追想曲」、「鑼聲若響」、「港都夜雨」等都是這個台語歌謠創作「青黃不接」時代的佳作。而後吳晉淮、洪一峰也創作了「蝶戀花」、「關仔嶺之戀」、「舊情綿綿」、「淡水暮色」等受歡迎的作品。 日語翻唱歌的興起 1950到60年代,臺灣經濟逐漸起飛,此時,農村人口開始外移到都市謀生。王昶雄作詞、呂泉生譜曲的「阮若打開心內的門窗」,即是獻給從鄉下到都市打拚的遊子們的「安慰曲」。 1950年代以後,引用日本流行歌曲曲調的台語歌也大量湧現,「黃昏的故鄉」、「溫泉鄉的吉他」、「孤女的願望」、「可憐戀花再會吧!」等改編曲,風靡大眾,趕上了當時民眾的需求 。 演歌派重新發聲 80年代初,世界石油危機波及臺灣經濟,物價高漲、人心苦悶。1982年,台語歌曲「心事誰人知」、 「一隻小雨傘」紅遍全台。1985年,「舞女」這首原為加工區女工喜好的歌曲,從南部夜市流行到臺北都會。1989年,「愛拚才會贏」在解嚴後的臺灣往前邁進的民主化腳步聲中,成為一唱再唱耳熟能詳的大眾口號。 國語曲風合流化 台語歌當道的年頭,唱台語歌曲,不再令人自卑,國語流行歌曲的作詞者,也紛紛寫下了遣詞文雅的歌曲如「情字這條路」、「純情青春夢」等台語歌,風潮所及,年輕學子也紛紛投入台語歌壇,影響所及,台語歌詞創作也出現新一波的文雅化傾向, 如「花若離枝」 、「難過情關、 」 「家後」 。 主流市場登峰 九○年代江蕙與發行國語專輯為主的點將唱片公司簽約,以國語專輯精緻成熟的流行與包裝製作台語歌曲,並保留傳統電子琴式的編曲方式,不但提昇台語演歌的製作水準,也一舉攻下白領階級市場。一九九二年《酒後的心聲》專輯賣破百萬張,使台語歌曲專輯不讓國語歌曲單方面主導市場,也使九○年代的台灣流行音樂真正進入雙語並重的生態。 布袋戲主題曲 自從黃俊雄布袋戲躍上了電視螢光幕,在鏡頭前結合聲光特效演出的戲偶,也擺脫傳統的出場詩形式,而改以流行台語歌謠作為角色主題曲;最膾炙人口者如「苦海女神龍」、「命運青紅燈」 、 「不應該」 、 「命運的鎖鏈」等創下了布袋戲演出與流行音樂行銷異業結盟的早期典範。 政治狂飆年代裡的音樂喧嘩 「黑名單工作室」的一張《抓狂歌》今日學者研究台灣流行音樂皆將其視為「里程碑」的專輯,「抓狂歌」的成功糝雜許多非音樂性的附加條件,如將政治議題寫進歌詞、以台語、Rap、潛在的樂團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