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8年最新整理】第章络合滴定法
第6章 络合滴定法 6.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 6.2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 6.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6.4 络合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6.5 滴定条件的选择 6.6 络合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6.1 分析化学中常用的络合物 显色剂 EDTA及其络合物 EDTA的性质 溶解度 EDTA络合物的特点 广泛,EDTA几乎能与所有的金属离子形成络合物; 五元环螯合物,稳定,lgK 15; 络合比简单, 一般为1:1; 络合反应速度快,水溶性好; EDTA与无色的金属离子形成无色的络合物,与有色的金属离子形成颜色更深的络合物。 6.2 络合物的平衡常数与各级分布分数 一、配合物的稳定常数(形成常数) 讨论: KMY↑大,配合物稳定性↑高,配合反应↑完全 二、MLn型配合物的累积稳定常数 三、逐级累积稳定常数与平衡浓度的关系 四、各级络合物的分布分数δ 铜氨络合物各种型体的分布 例题 五、平均配位数—生成函数 例:计算[Cl-]=10-3.20mol/L时,汞(Ⅱ)氯络离子的平均配位数。已知汞(Ⅱ)氯络离子的lgβ1-lgβ4分别为6.74,13.22,14.07,15.07 6.3 副反应系数和条件稳定常数 一、络合剂Y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EDTA的副反应:酸效应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 EDTA的副反应系数: 酸效应系数 共存离子(干扰离子)效应系数 Y的总副反应系数 EDTA的酸效应:由于H+存在使EDTA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注:[Y]——EDTA所有未与M 配位的七种型体总浓度 [Y] ——EDTA能与 M 配位的Y4-型体平衡浓度 结论: 例1:计算pH5时,EDTA的酸效应系数及其对数值,若此时EDTA各种型体总浓度为0.02mol/L,求[Y] . 解:查p384表2得各项常数 共存离子效应:由于其他金属离子存在使EDTA 主反应络合能力降低的现象 注:[Y] ——EDTA 与 N 络合物平衡浓度 和参与络合的Y4-平衡浓度之和 [Y] ——参与络合反应的Y4-的平衡浓度 结论: 3. Y的总副反应系数αY[同时考虑酸效应和共存离子效应] 例:在pH=6.0的溶液中,含有浓度均为0.010mol/L的EDTA,Zn2+及Ca2+,计算αY(Ca) 和αY。KCaY=1010.69 解:查p394表10得:pH=6.0时, αY(H) =104.65 αY(Ca)=1+KCaY[Ca2+] =1+1010.69×0.010 =108.69 αY= αY(H)+αY(Ca)-1 =104.65+108.69-1 =108.69 二、金属离子的副反应和副反应系数 M的副反应:辅助络合效应 羟基络合效应 M的副反应系数: 辅助络合效应系数 羟基络合效应系数 M的总副反应系数 络合效应:由于其他络合剂存在使金属离子 参加主反应能力降低的现象 注: [M]表示没有参加主反应的金属离子的总浓度(包括与L络合) [M]表示游离金属离子的浓度 L多指NH3-NH4Cl缓冲溶液,辐助络合剂,掩蔽剂,OH- 结论: 例:在含有0.2mol/L游离NH3的pH=10.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以0.020mol/LEDTA滴定同浓度的Cu2+,计算化学计量点时αCu(NH3)。 Cu2+- NH3络合物的lgβ1- lgβ4分别为4.31,7.98,11.02,13.82 2. 金属离子的总副反应系数αM 溶液中同时存在两种络合剂:L,A 三、络合物MY的副反应系数 四、络合物的条件稳定常数 例1:计算pH=2和pH=5时,ZnY的条件稳定常数 解: 例2:在NH3-NH4Cl缓冲溶液中(pH=9),用EDTA 滴定Zn2+,若[NH3]=0.10mol/L,并避免生成 Zn(OH) 2沉淀,计算此条件下的lgKZnY 解: 一、络合滴定曲线 络合滴定任意阶段金属离子总浓度方程 二、化学计量点时金属离子浓度的计算 例:在pH=10的氨性缓冲溶液中,[NH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