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跨度建筑构造2.ppt

  1. 1、本文档共7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大跨度建筑构造2

大跨度建筑构造 2 2、十种常用的大跨度结构形式 2.4 折 板 是以一定倾斜角度整体相连的钢筋混凝土薄板体系;由折板和横隔构件组成。 (一)特点和适用范围 折板强度随矢高增加而增加,矢高一般为跨度的1/10~1/15。板厚一般为50~80mm。 薄、省材;预制装配(装配整体式); 构造简单 板跨,美国波士顿建成的世界上最长的折板跨度达76.8米 L1:跨度 L2:波长 L2≤12米 f:矢高 短折板: L2/L1≤1 ,f不小于1/8*L2 长折板: L2/L1≥1, f不小于(1/10~1/15)L1 (二)折板的结构形式 1、按波长数目分——单波和多波 2、按跨度数目分——单跨和多跨 3、按结构断面形式分——三角形和梯形折板 4、按构成情况分——平行折板和扇形折板 (三)、折板的造型 2.5 拱结构 (一)拱的受力特点、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由于拱呈曲面形状,在外力作用下,拱内弯矩值很小,主要内力为轴压力,因此,能充分利用材料的抗压强度在没有钢材的古代,它成了大跨度建筑的主要结构形式。。 拱受力后在拱脚产生横向推理,因此,须设厚重墙来抵抗,约束了建筑空间组合。 古代拱多采用砖石材料;近现代多采用钢筋混凝体或钢桁架,跨度可达百米以上。 拱常用于商场、展览馆、体育馆、货仓等。 (二)拱的结构形式类型 ——无铰拱、两铰拱、三铰拱 ——木、钢、钢筋混凝土 ——实腹、空腹 (三)拱结构的建筑造型 矢高大外形起伏变化强烈,水平推力小、内部空间大,曲面陡。 2、解决拱水平推力的方式不同,建筑外形不一样解决拱水平推力的方式有: (1) 拉杆承受 拱铰支座处设水平拉杆,抵消拱推力,简化了支左受力情况,使墙身柱身减小。 跨数不限、平面灵活、形式多样;但拉杆对内部空间形象有一定影响。 (2) 框架承受 拱铰两侧设框架抵抗水平推力。 (3 )基础承受 拱直接落地成落地拱,水平力由基础直接承受 2.6 薄壳结构及其造型 是人们模仿自然界的蛋壳、贝壳,用混凝土等刚性材料构成的各种曲面形式的薄板结构。 (一)特点和适用范围 薄壳呈空间受力状态,曲面内主要为轴向力,弯矩和扭矩很小,故厚度仅为跨度的几百分之一,强度和刚度好,自重轻,跨度大,外形多样。但形体、计算复杂,不宜承受集中荷载,现浇施工,费用高,影响了其推广。 用于会堂、体育场馆、侯机厅等 (二)薄壳结构形式 种类多,常用有筒壳、圆顶壳、双曲扁壳、鞍形壳等 1、筒壳 2、圆顶壳(又称球面壳) 由壳面和支承环两部分组成,环起到箍的作用 圆顶壳可支承在墙上、柱上、斜拱或斜柱上。 用于天文馆、体育馆、会堂等 3、双曲扁壳 由双向弯曲的壳面和四边的横隔构件组成,矢高与边长比较小。 4、双曲抛物面壳(又称扭壳) 由双曲壳面和边缘构件组成 通过壳体的交贯、切割、改变结构参数等方式,进行薄壳形式的组合,创造建筑的新造型 2.7 悬索结构及其造型 悬索是轴心受拉,最能发挥材料的强度,单悬索结构与拱一样是平面结构体系,多根单悬索相交叉组成“索网”就成为空间结构——悬索结构 (一)、特点和适用范围 特点 1、索只受轴力既无弯矩也无剪力 2、自重小、强度大,不准许中间加支点 3、处理水平反力是关键 4、边缘构件式悬索结构形式的重要依据 5、强风吸力下易失稳破坏 在60~150m跨度范围具有优势,用于体育馆、展览馆、大会堂等 (二)、悬索结构形式 1、单层单曲面悬索(用于矩形平面) 一组平形悬吊的缆索,拉索两端的支点可等高或不等高。边缘构件可以是梁、桁架、框架,支承结构是柱。结构抗振动、抗风能力差,垂度小拉力大,垂度一般控制在跨度的1/20~1/50间。 2、双层单曲面悬索(用于矩形平面) 由许多相互平行的双层索系组成,双层索是由曲率相反的承重索和稳定索构成。两索间用拉索拉紧。 提高力刚度和抗风能力,上索垂度取跨度的1/7~1/20,下索拱度取跨度的1/20~1/25。 3、双曲面轮辐式悬索(用于圆形平面) 由两层放射状索网组成,下层为承重索,上层为稳定索。索端固定在内外环上,内环受拉,外环受压。 变换索固定端的位置可获得不同的外形。 4、双曲面鞍形悬索 由两组曲率相反的拉索交叉组成索网,形成双曲抛物面外形象马鞍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