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自尊调查分析报告
作者:作者:董春雷 安平 郑敏杰 马良成 王立威 王朋 袁会明
作者单位: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心理09级一班二小组
自尊(Self-esteem)是个体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所获得的对自我的积极性情感体验,反映个体知觉到的现实自我状态与期望自我状态之间的差异,是自我意识中的核心要素。Solomon等(1986)认为,自尊具有缓冲焦虑的功能,是个体适应社会文化环境的心理机制。大学生正处于身心急剧发展和自我意识由分化、矛盾逐渐走向统一的特殊时期,因而大学阶段依然是大学生自我、自尊和人格不断发展的时期。对自尊的研究有利于大学生了解自己,促进自身身心向健康的方向发展。
关键词:自尊
1.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齐齐哈尔大学教育与传媒学院心理09级部分学生共计46人。其中男生14名,占30.4%;女生32名,占69.6%。年龄最大22岁,最小17岁,平均20.24岁。
1.2 方法:
1.2.1 自尊水平测量:采用Rosenberg编制的自尊量表(Self-Esteem Scale,简称SES)。该量表是国内外常用的自尊自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共10个项目,每个项目从“非常符合”到“很不符合”分为4级,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
1.2.2 施测方法:由齐齐哈尔大学应用心理学专业09级的心理统计老师和心理统计科代表统一施测,在统一指导下,按班级进行集体测验。测试数据按照性别、年龄等分别分组,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处理分析。
2.结果
2.1自尊分数大体呈正态。见表:
2.2年龄和自尊分数没有显著相关(P0.01)。见表:
年龄与自尊分数相关分析
相关系数(Pearson) Sig. (2-tailed) N 年龄-自尊分数 0.168 0.266 46 注: *P0.05,**P0.01
2.3被试的自尊情况17,18岁的较低, 19岁的有所增加, 19-20岁增加较多,上升到达第一个峰值,20-21岁逐渐下降至第一个峰谷,在21-22岁又逐渐增长到第二个峰。见表:
2.4通过年龄给被试分组,各年龄组之间自尊情况不存在显注差异(P0.01)。见表:
不同年龄组间自尊分数差异性分析(方差分析)
Test of Homogeneity of Variances
Levene Statistic df1 df2 Sig. 0.632(a) 3 40 0.599 注: *P0.05,**P0.01。
ANOVA:自尊分数
平方和SS 自由度df 均方MS F比率 Sig. 组间 107.853 5 21.571 1.406 .243 组内 613.560 40 15.339 Total 721.413 45 注: *P0.05,**P0.01。
2.5通过性别给被试分组,男女性别之间自尊情况不存在显注差异(P0.01)。见表:
不同性别自尊分数差异性检验(t 检验)
Group Statistics
性别 N Mean Std.Deviation Std.Error.Mean 自由度df
t值
Sig.(2-tailed) 自尊分数 男 14 29.71 4.968 1.328 44
-0.823
0.412 女 32 30.78 3.545 .627 注: *P0.05,**P0.01。
3.讨论
相关分析和方差分析结果显示,年龄与大学生自尊水平无关。
t 检验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对大学生自尊水平无显著影响。
参考文献:
[1] 汪向东,王希林,马弘,等. 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31-35,375-378.
[2] 王欣,阮新,阮军,等. 大学生自尊特点的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4):441.
[3] 傅茂笋. 医学新生自尊水平与家庭因素相关调查[J].中国公共卫生,2003,19(4):605-606.
[4] 王秋英.家庭养育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相关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8,21(5):276-277.
[5] 王欣,阮新,阮军.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的相关研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4,12(3):309-310.
[6] 王建中,樊富珉.北京市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调研[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5):331-333.
[7] 韩向前,汤家彦,解亚宁,等.中国军校学员SCL90常模的建立[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1):62-64.
[8] 赵冰洁,黄凌云.大学生自尊与精神症状的关系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5):580-581./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