季风动力学-ch1.ppt

  1. 1、本文档共7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季风动力学-ch1

引 言 季风是大气环流的重要组成部分; 全球大约有四分之一的地区和二分之一的人口受到季风的影响; 尤其是亚洲低纬度地区,天气气候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 中国是最典型的季风区之一。 我国地处东亚季风区,东亚季风变异严重影响着我国东部的早涝等灾害性天气、气候的发生,从而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气象灾害每年损失约2000亿元,占GDP 3%~6%。而由季风变异引起的气象灾害占70%以上。 所以, 季风问题一直受到国内外的重视。 (1).中国现代的季风研究由竺可桢、涂长望先生开始,他们先后研究了中国大陆夏季风分类以及夏季风在中国大陆上北进的进程,开辟了东亚夏季风及其对东亚气候影响的研究之路。 竺可桢. 东南季风与中国之雨量. 地理学报, 1934, 1(1): 1~27 (2).20世纪50-60年代,叶笃正院士、陶诗言院士、黄仕松、高由禧、陈世训和徐淑英等先生继竺可帧、涂长望两位先生之后长期从事关于东亚季风的研究,对东亚季风的活动、变化特征和成因以及预测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的分析、诊断研究,在东亚季风研究方面做出了重大贡献,并且其中许多是具有突破性的进展。我国在关于东亚季风方面的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在国际上占有一席之地,大大地促进了国际上关于季风的研究。 (3).自20世纪70年代开始,中国气象学家又重新恢复了中国季风的研究。首先于1972年开始,由李真光负责开展了中国热带天气研究计划,其中有中国季风研究课题。此课题于1978年在云南省气象局焚平先生组织下,以陶诗言先生为顾问,成立了全国季风研究协作组,开始了全国性的有组织的季风研究,发表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在这个时期,提出了与印度季风相独立的东亚季风环流系统、南海西太平洋热点季风和大陆副热带季风以及季风在中国大陆推进的过程和特征、东亚季风系统中热带和副热带季风相互作用的特征等。 (4)自1983年开始,在中国—美国大气科学研究合作协定中设置了季风合作研究项目,中国美国季风学者开始了合作研究,对东亚季风的形成和维持机制、东亚季风的月季变化及年际变异、冬季风及季风预报等方面进行了合作研究,除了互派访问学者进行讲学和访问研究外,还先后在北京、昆明、美国加州和宾州召开过多次中美季风学术讨论会,进行学术交流和规划合作研究计划。(合作至1995年结束。作为这一时期全国季风研究的成果,出版了《东亚季风》专著(陈隆勋等)) (6)1993年,中日合作项目“中日亚洲季风机制研究”开始,1999年结束,总目标是根据西藏高原地气系统热平衡和其他陆面特征的有关观测资料,研究高原对亚洲季风的作用以及季风对东亚和西太平洋地区天气和气候的影响。 研究计划的主要内容: 1、青藏高原的观测和陆气相互作用的分析; 2、亚洲季风大尺度特征及其与降水系统特别是与梅雨关系的研究; 3、影响亚洲季风循环的环境条件和冰雪覆盖变化的分析; 4、季风数值模拟的试验研究; 5、亚洲代表性流域的水平衡分析; 主要成果:《亚洲季风》丁一汇等,1994 《亚洲季风研究的新进展》何金海主编,1996。等等 (7)1998年5~8月,国家科技部攀登A项目“南海季风试验”(SCSMEX)完成外场观测任务,取得大量宝贵而有价值的资料,为后续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个试验的目的是研究南海海洋—大气相互作用对南海季风爆发及变化的影响。) 主要成果: 《南海季风爆发和演变及其与海洋的相互作用》丁一汇主编,1999。等 (8)2005年: 符淙斌院士等:拟实施全球季风与环境,人为因素,水循环等等关系的国际项目。 MARIS国际计划(季风亚洲区域集成研究国际计划),得到地球科学系统联盟(ESSP)批准,中国科学家首次成为国际重大科学项目的发起人 (9)2007年:亚洲季风年计划(Asian Monsoon Years 2007-2012,简称AMY) 主席:Bin Wang (美国)和 Jun Matsumoto (日本) 国际项目办公室主任:李建平 1998年之前的东亚季风研究 副热带季风环流系统的提出 朱乾根、何金海、王盘兴(1986,AAS)提出: 西太副高北侧的西南风,高空为偏西气流,从中国大陆伸向日本,并有一个相应的雨带,是副热带季风环流系统的产物。 陶诗言和陈隆勋(1987)提出独立的东亚季风系统 (1)亚洲夏季风=南亚(印度)季风系统+东亚季风系统; (2)亚洲夏季风最早5月中旬在南海北部地区爆发,然后向北伸展到中国大陆及日本以南的太平洋地区,向西北伸展到孟加拉湾和印度。 刘嘉铭和杨崧(1996,1997)季风爆发路线图

文档评论(0)

ligennv1314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