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海岸地貌.docVIP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福建海岸地貌

根据成因、形态、组成物质、动态和分布的综合特征,可将本省的海岸和岸滩地貌划分为四种类型。   1.基岩海岸与岩滩 见于开敞海域的山丘岸段、岬角、半岛和岛屿。闽江口以北分布较广,闽江口以南多与沙质海岸交互出现,岩壁多由花岗石火山岩组成,岸线破碎,海蚀现象极其普遍,海蚀阶地、阶地陡坎、海蚀崖、海蚀沟、海蚀穴、海蚀柱、海穹石及海蚀残丘等广为分布。岸前的岩滩断续延布,宽数十米至百米,多呈岩礁状,偶见平台状。基岩小湾澳里为小海滩所占据。由于波浪猛烈而持续地冲击,导致岩岸岩滩呈缓慢蚀退或处于相对稳定。 2.沙质海岸与海滩 在开敞海域的基岩岬角间呈弧状延布,多见于闽江口以南。后滨阶地常有沿岸沙堤、滨岸沙丘、沙盖地和防护林带,偶有海滩岩、泥炭层和“老红砂”出露。岸前的海滩普遍发育,宽数百米至千米。以中细砂为主要组成物质,砂砾和砾石较少。高潮滩坡度较大,中低潮滩低缓。风浪、涌浪和风成沿岸流是形成该地貌类型的外营力。其它如陆连岛沙坝、岛连岛沙坝、沿岸沙嘴和湾口沙嘴的形成也与此有关。由于受季风的往返搬运,其动态处于相对平衡,与闽江口邻接的梅花—江田为淤涨岸段。   3.淤泥质海岸与潮滩 分布于隐蔽的港湾及个别岛屿的背风面。上边界多为山丘、台地和人工堤岸,堤内已辟为稻田、盐田和港养基地。岸前潮滩发育,呈环边展布。滩面极其平坦,宽数百米至数千米,主要由粉砂、粘土组成,局部有贝壳沙堤和沙滩。多数湾顶覆盖红树林和草滩。广阔的中低潮滩是蛎、蛏、蚶等的养殖区。外营力以潮流作用为主导。鉴于径流、片流、近岸侵蚀泥沙的不断供给,加上湾外泥沙回淤和人工围堤的影响,湾内处于不同程度的淤张状态。本类型岸滩向湾口部分,波浪作用逐渐增强,尤其是迎风面,常被侵蚀后退,甚至为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所取代。 4.河口海岸与河口潮滩 主要分布于闽江口和九龙江口。闽江口是混合型河口,潮区上溯侯官,下至口门,约68千米。岸线为基岩或冲海积平原前缘的人工堤岸。岸前边滩狭窄,多为粉碎—粘土质。高滩生长盐水草和芦苇,部分已辟为稻田。离岸的河口沙坝多沙质,至口门河口沙嘴发育。闽江口的冲淤变化取决于山水、潮水及其泥沙运动状况。经交通部门的大力整治,相当规模的导流坝、丁坝系统等工程设施已初见成效,使马尾港及其通海航道恢复了生机。另一方面,不少河口建闸截流,潮区界截止坝下,坝前淤积严重,通航受阻,九龙江口是其中一例。   除上述的基本海岸和岸滩类型之外,在海峡的澎湖列岛还存在珊瑚礁海岸与礁坪地貌类型。 台风作用下淤泥质海岸动力地貌 西岸:基岩海岸 海岸线曲折 东岸:砂质(沙砾质)海岸和淤泥质海岸 海岸线平直。 福建海洋地貌可按海岸(含潮间带)、海湾、岛屿及陆架海底分述。   (一)海 岸   1.类型及特征   按海岸组成物质或所处位置等,可分6类。   (1)基岩海岸   基岩海岸是福建海岸的主要类型之一。按基岩岩性可分为花岗岩、变质岩、火山岩(燕山期及新生代)等。其中以花岗岩及燕山期火山岩海岸分布较广,变质岩海岸分布于平潭—围头—古雷—东山岛等地,新生代玄武岩分布于金门、龙海镇海等地。根据分布位置、水动力条件及动态特征,又可分为弱侵蚀型和强侵蚀型二类。前者主要散布于海湾内的岬角和岛屿基岩岸段。后者见于突伸于外海的半岛和开阔海域中的基岩岛屿岸段,其海蚀崖、海蚀平台、海蚀洞、海蚀柱等海蚀地貌充分发育。闽东北的霞浦赤岸空海纪念堂 赤岸空海纪念堂   霞浦境内游览胜地众多。县城南的葛洪山、宋朱熹讲学地秀泉、唐贞观12年日本空海高僧入唐求法的登陆点──赤岸、华峰古刹的建善寺、海涯屏藩大京古城堡、闽东小普陀三沙留云洞、闽东北戴河天然海滨浴场──外浒沙滩、风影秀丽的海国桃园杨家溪和荫峰阁、虎镇塔等。   赤岸空海纪念堂:公元804年(唐贞元二十年)日本国高僧空海(774—835年)随日本国第17次遣唐使入唐求法,使船遇风,历尽艰险,在海上漂流34天,最终漂流至霞浦赤岸,受到当地官民救援与款待,后往福州溯闽江北上,入长安求学。在唐期间,空海潜心于佛学、文学、医学等诸方面研究,博采盛唐先进文化之精华,回国后创立了日本佛教真言宗,并积极传播唐文化,被誉为“日本文化史之人杰,中日友好之先驱。”1984年3月,为纪念空海大师圆寂1180周年,日本真言宗各派举行隆重纪念活动,并组团前来赤岸朝拜,从此,日本每年均有数百名空海信徒前来赤岸参观朝拜。1986年以来,中日双方先后在赤岸建成了接待室、文物陈列室、祭海亭、望海亭、空海坊,特别是1994年5月21日,空海大师纪念堂在此落成,每年前来朝圣参观的日本国真言宗信徒和国内外游客更是络绎不绝,赤岸,作为本县宗教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现经省政府批准为对外开放旅游点。   (2)砂质海岸   多见于基岩岬角之间较为开敞并面向外海的海岸,岸线较平直。各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