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小麦赤霉病(农作物病虫害课件PPT)
* 小麦赤霉病(Wheat Scab ) 小麦赤霉病过去主要发生于小麦穗期湿润多雨的长江流域和沿海麦区,20世纪70年代以后逐渐向北方麦区蔓延。1985年小麦赤霉病曾在河南省大流行。小麦赤霉病可使小麦蛋白质和面筋含量减少,出粉率降低。同时病粒内含有多种毒素如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和玉米赤霉烯酮等,可引起人、畜中毒,发生呕吐、腹痛、头昏等现象。严重感染此病的小麦不能食用。 症状: 苗期:种子带菌引起苗枯,使根鞘及芽鞘呈黄褐色水浸状腐烂,地上部叶色发黄,重者幼苗未出土即死亡。 成株期:形成茎基腐烂和穗枯,以穗枯危害最重。被害小穗最初在基部变水渍状,后渐失绿褪色而呈褐色病斑,然后颖壳的合缝处生出一层明显的粉红色霉层(分生孢子)。后期病部出现紫黑色粗糙颗粒(子囊壳)。籽粒发病后皱缩干瘪,变为苍白色或紫红色,有时籽粒表面有粉红色霉层。茎基腐则主要发生于茎的基部,使其变褐腐烂,严重时整株枯死。 小麦赤霉病 小 麦 赤 霉 病 赤霉病病粒 病原: 有性态为玉蜀黍赤霉Gibberella zeae (Schw.) Petch., 属于子囊菌亚门球壳菌目赤霉属;无性态为禾谷镰刀菌Fusarium graminearum Schw.。此外,黄色镰刀菌F. culmorum和燕麦镰刀菌 F. auenaceum等多种镰刀菌也可以引起赤霉病。 有性态产生子囊壳,散生或聚生于感病组织表面,子囊壳深蓝至紫黑色。子囊孢子呈螺旋状排列,无色,弯纺缍形,多有3个隔膜。 小麦赤霉病菌 1.分生孢子梗及分生孢子 2.子囊壳 3.子囊 4.子囊孢子 病菌生物学及生理分化: 菌丝生长的最适温度范围为22~28℃;分生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为24~28℃,分生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8℃;子囊壳形成的适宜温度为15~20℃,子囊和子囊孢子形成的适宜温度为25~28℃;子囊孢子萌发的最适温度为25~30℃。 分生孢子的萌发要求96%以上的相对湿度,子囊孢子释放则要求相对湿度达到99%以上,低于95%很少释放。水滴存在对病菌孢子的萌发和释放比较有利。 小麦赤霉菌有一定的生理分化现象,菌株间致病力有所不同,但不够稳定,不足于区分出明显的生理小种。 除危害小麦外,禾谷镰刀菌尚可侵染大麦、燕麦、水稻、玉米等多种禾本科作物以及鹅冠草等禾本科杂草,此外,还可侵染大豆、棉花、红薯等作物。 病害循环 越冬:越冬形态:子囊壳、菌丝体和分生孢子 越冬场所:病残体、土壤和带病种子。 传播与侵入: 传播方式:气流和雨水传播。 侵入:病菌主要通过凋萎的花药侵入小穗(少数可以从张开的颖缝处直接侵入)。子囊孢子借气流和风雨传播,孢子落在麦穗上后萌发产生菌丝,先在颖壳外侧蔓延后经颖片缝隙进入小穗内并侵入花药。小麦抽穗后至扬花末期最易受病菌侵染 。潮湿条件下病部可产生大量分生孢子,进行再侵染。 小麦赤霉病虽然是一种多循环病害,但因病菌侵染寄主的方式和侵染时期比较严格,穗期靠产生分生孢子再侵染次数有限,作用也不大。 *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