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黄冈市中考历史专题复习之 国际关系和中外关系
专题复习之六学案
国际格局、国际关系及中国对外关系(中国外交)
◆梳理教材,掌控考点
一、20世纪以来世界政治格局的三次演变:
1、一战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二战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20世纪九十年代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大国关系概况、特点及原因:
1、美日关系:
2、美英关系:
3、美苏(俄):
三、中国与大国关系
★1、近代中美关系发展史:
1.侵略中国:第二次鸦片战争中追随英法侵略中国;美国人华尔统领洋枪队镇压太平军;1900年参与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之后强迫清政府签订了《辛丑条约》。华盛顿会议上签订了《九国公约》 影响:为美国在中国的扩张提供了方便,使中国又回到几个帝国主义国家共同支配的局面。
2.中美合作:1942年1月1日,中、美、苏等26个国家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中美两国在战争中结为盟国,互相援助。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扶蒋反共:为达到控制中国的目的,美国实行扶蒋反共政策,出钱出枪援助蒋介石发动反共反人民的内战。
4.中美建交:(1)1972年2月,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中美双方在上海发表《联合公报》。中美初步建交。
(2)1978年12月,中美两国政府发表《关于建立外交关系的联合公报》,宣布中美两国自1979年1月1日起建立正式外交关系。
(3)影响:中美关系的改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
目前影响中美关系的主要因素: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问题、台湾问题、人权问题等。
※ 思考:中美由对抗走向建交的原因有哪些?
(1)从美国角度思考:
①中国国际地位和综合国力的不断提高,在国际事务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
②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同中国建交有利于扭转这一局势。
(2)从中国角度思考:
①改善中美关系对改善中国的国际地位,对付来自苏联的威胁十分有利;
②改善中美关系对解决台湾问题,实现祖国统一大业,有重要的作用。
★2、近代以来中日发展史:
(一)古代交往:和平交往是主流
(1)古代唐朝与日本的友好往来。
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日本有十多批遣唐使来唐朝: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了唐招提寺。
(2)明政府派戚继光到东南沿海抗倭寇(日本侵略者)。
戚继光:“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
(二)近代日本对中国的侵略:日本是中国最凶恶的敌人
1、1894年发动甲午中日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
2、参与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辛丑条约》。
3、1931年发动“九一八事变”,标志着日本局部侵华战争的开始,也标志着中国局部抗战的开始;1937年制造“七七事变”,发动全面侵华战争。标志着中国全民族抗战的开始。
(三)现代中日交往,政治冷淡,经济火热
1、新中国成立后,追随美国封锁中国。
2、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中日建交,中日关系正常化。(原因是美国改善了同中国的关系;中国国际地位的提高,在国际事务中的影响了增大。)
3、当前影响中日关系的主要因素:历史教科书问题、参拜靖国神社问题、钓鱼岛问题。
思考:如何才能发展健康的中日关系?(或:日本应怎么做?)
①正视历史;②以史为鉴,反省战争罪行;③信守和平承诺;④做一个负责任的大国;⑤与周边地区、国家友好相处,开创中日关系美好未来。
★3、近代以来中国的外交
1.近代中国的屈辱 外交
原因:当时中国处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民族没有独立,综合国力弱。
新中国成立后,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结束了旧中国“屈辱外交”的历史。
四、新中国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成就
(一)五十年年代成就:
1.和平共处五项原则(1)背景:1953年12月,周恩来在接见参加中印双边谈判的印度代表时,提出了处理两国关系的五项基本原则,1954年推广。
(2)主要内容: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惠,和平共处。
(3)影响: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原则,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标志着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
2、1954年,周恩来率代表团出席了日内瓦会议,这是中国政府首次以五大国之一的身份在世界外交舞台上亮相,对会议作出了积极贡献。
3、万隆会议——第一次没有西方殖民主义国家参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