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思考,快与慢》书评.pdf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思考,快与慢》书评

《思考,快与慢》读书笔记 2002 年,瑞典皇家科学院宣布,该年度的诺贝尔经济学奖由两位 学者分享:弗农·史密斯(Vernon Lomax Smith )和丹尼尔·卡纳曼 (Daniel Kahneman),这在当年被视为相当大胆的选择:史密斯的研 究领域在经济学界属于绝对的边缘,而卡纳曼,则从来将自己视为一 名心理学家。 而十年以来,对这位自称“从未修过一门经济学课程”的学者的 颁奖决定非但没有质疑,反而成为诺贝尔经济学奖历史上公认的卓识。 卡纳曼不仅仅是“自西格蒙德·弗洛伊德之后最有影响力的心理学家”, 他的思想,超越了心理学学科本身的藩篱,深刻地影响了经济学、医 学和政治学等诸多领域,卡纳曼因“把心理学研究和经济学研究结合 在一起,特别是与在不确定状况下的决策制定有关的研究”而获得的 那个诺贝尔奖,虽然给予他足够的声誉和尊重,却远远不足以体现他 真正的成就和影响。 然而直到2011 年,卡纳曼才首次将其多年的研究和思考在一本 书中汇总。被称为他的“智识回忆录”的《思考:迅速与缓慢》(Thinking, Fast and Slow,Farrar, Straus and Giroux, October 2011)出版仅仅数月, 即赢得了无数的佳评,即使是平日最刻薄孤高的评论者,也奉上了诚 挚的嘉许,《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则干脆以此开篇:“关于人 类理性和非理性的书浩如烟海,但杰作却只有一部,那就是卡纳曼的 《思考:迅速与缓慢》”。 这部“智识回忆录”文采焕然而深蕴哲理,它重塑了我们对错误、 风险、决策、快乐等事物的看法。卡纳曼引领读者踏上一段关乎思维 的开创性旅程,它解释了主宰我们思考的方式的两个体系:体系1 迅 捷、直觉性和情绪化,体系2 则较为缓慢、审慎而具逻辑性;体系1 主要是无意识的,它凭借直觉在顷刻之间做出判断,这种判断基于情 感、记忆和长久以来的经验,体系2 则要吃力得多,它要不断地检查 事实和盘算,但是它“非常懒散”,经常听从于体系 1 的判断。这两 个体系之间的互动形成了卡纳曼所谓“思维的运作体系”,而思维, 其实就是一场滑稽的混乱,一种看似不可调和的两种思维模式的折中。 如果想对这两个体系的运作有更直观的理解,我们不妨借用心理学家 沙恩·弗里德里克(Shane Frederick )的举例:“如果5 台机器生产5 个部件用时5 分钟,那么100 台机器生产100 个部件用时多少?”→ 100 分钟(体系1)→(错误答案)→深思熟虑若干时间(体系2 )→ 5 分钟(正确答案) 所以主导思考和决策的主角,并非被人们广泛接受的“理性”, 而是体系1 所代表的“直觉”( 卡纳曼不喜欢“非理性”一词,因为 它具有潜在的否定意涵),直觉对我们的观点和行为有无所不在的影 响,却存在不可避免的错误和偏颇,我们对可能性和不确定性的无稽 谬想导致我们过分自信(overconfidence)和决策失误。我们对于同一 情境做出的不同反应依赖于我们思维中已然的存在,更糟糕的是,我 们不知道我们不知道什么。 卡纳曼对直觉偏差的研究,最著名的当属“琳达实验”:琳达是 卡纳曼实验中一个虚构的角色,被描述为“31 岁、单身、坦率活泼, 学生时代着迷于不平等和社会公正这类的议题”,那么以下的两个描 述:A.琳达是一个银行出纳和B.琳达是一个热衷于女权主义运动的银 行出纳,哪一个更有可能? 尽管在逻辑上,选项A 为真的概率要比B 的概率高,但是参加实 验者的答案却远非如此,有85% 的大学学生选择了错误的答案,即使 哈佛大学的精英们也不能幸免。 “琳达实验”代表人类思维中常见的“合取谬误”,而它并非我 们思维中唯一的偏差和错谬:我们接受一个有不确定的收益的交易, 要比接受另外一个更保险、但也可能具有更低期望收益的交易要不情 愿的多(风险厌恶);而相对于收益,他们对等量损失的厌恶要强烈 得多(损失厌恶 [卡纳曼损失厌恶(Loss Aversion):人们不喜欢损失 的程度远远超过他们对等量获利的喜欢程度,并把这种现象称为“损 失厌恶”] );人们理所当然地认为,加州人要比俄亥俄州人幸福,因 为他们只将关注聚焦在这两地最显著的差别——天气上(关注错觉); 我们以为,如果一个人擅长某项事情,他就会在其他所有事情独擅胜 场(光环效应)…… 这些概念,如今都已成为展望理论(prospect theory)中的基本 概念,或许也是卡纳曼最有影响力的成果。他提供了一个更宽广

文档评论(0)

5611907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