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山东成武第二中学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山东水浒书业有限公司· 优化方案系列丛书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基础自主梳理 核心要点突破 教材深化透析 学业水平达标 返回 第一节 自然灾害及其影响 第一章 自然灾害与人类活动 成武二中高二地理组 学习目标定位 了解: 1.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等概念。 2.自然灾害带来的多方面影响。 掌握: 1.自然灾害的定义、形成条件和危害。 2.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应用: 结合实际,认识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的形成机制。 基础自主梳理 一、自然灾害 1.概念:____________造成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社会失稳、_________等现象或一系列事件。 2.形成条件 (1)诱因:____________。 (2)客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影响灾情大小的因素:______________、导致灾害发生的因子和________________三者的共同作用。 ? 自然异常变化 资源破坏 自然异变 受到损害的人、财产、资源 孕育灾害的环境 承受灾害的客体 思考 1.自然异变与自然灾害是怎样的关系? 【提示】 自然异变是自然界的一些变化,如果这些变化有损害的客体,则演变为自然灾害,两者关系如下所示: 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1.灾情的衡量标准:____________和自然资源的损失。 2.灾害表现 (1)人员伤亡 ②群体差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承灾人群中的脆弱群体,而青壮年男性相对不易受损伤。 人类社会 伤残 恐慌 妇女、儿童、老人、残障人 (2)财产损失 ①直接经济损失:作物、_____、林木、_____、道路、机场、船舶、_____、文物古迹等造成损毁。 ②间接经济损失 原因:停产停工、交通通信中断等。 损失:物资生产流通、商贸金融、社会结构和管理等。 牲畜 房屋 厂矿 (3)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①特点:滞后性和隐蔽性。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①相关因素:_______________与防抗灾能力。 ②具体表现:灾害强度相同的情况下,经济发展水平高,但________________的地区,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就高,反之危害程度就低。 无法或很难恢复 缓慢 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防抗灾害能力弱 思考 2.为什么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存在地域差异? 【提示】 自然灾害危害程度取决于自然灾害发生频率和强度及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 影响因素 原因 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的差异 不同区域的地质构造、地貌特点、气象和水文条件等孕灾环境和致灾因子不同 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的差异 不同区域的人口密度、经济密集度、防抗灾害能力不同 核心要点突破 自然灾害 1.自然灾害及影响 2.自然灾害的形成条件及灾害系统 自然灾害系统是由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变异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如下图所示: 【特别提示】 不是一切自然异变都可以构成自然灾害 自然异变指自然界的各种变化和异常。它能不能构成灾害要从两方面进行判断,一是异变是否超过一定的限度,二是异变是否对人类的生存环境构成危害。比如说气温升降、刮风下雨属正常的自然变化,但是如果气温短时间内骤然下降10 ℃以上,就可能出现冷冻,造成农作物减产,发生自然灾害。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1/5;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中等规模的喷发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2010年冰岛南部的艾雅法拉火山喷发,来自冰岛的火山灰给整个欧洲带来超过10万次航班停航。据此回答(1)~(3)题。 (1)火山喷发( ) A.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例1 (2)火山喷发时岩浆沿着地壳的线状裂隙流出,形成玄武岩高原的是( ) A.哥伦比亚的火山 B.印尼的火山 C.台湾的火山 D.日本的火山 (3)材料中四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目不同,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 A.致灾因子强度不同 B.人口密度不同 C.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正午太阳高度不同 【解析】 (1)火山喷发属于自然灾害形成条件中的自然异变,是致灾因子之一。(2)火山喷发时喷出的岩浆冷却以后形成玄武岩。四个选项中,哥伦比亚高原属于火山喷发形成的玄武岩高原。(3)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与A、B、C选项关系密切,而与D选项无关,正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混凝土结构加固设计规范》GB50367.pdf VIP
- 《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PDF VIP
- 2冷疗技术15课件讲解.pptx VIP
- 海姆立克急救法操作考核标准.doc VIP
- JJG 195-2019 连续累计自动衡器(皮带秤).pdf VIP
- 专项治理整改落实及长效机制建设情况报告().pdf VIP
- TD∕T 1087-2023 主体功能区优化完善技术指南.pdf
- (完整word版)数独题目100题(可打印).doc VIP
- 0604-会计专业国家技能人才培养工学一体化课程标准(试用).docx VIP
- 04.汉杂事秘辛.一卷.汉.阙名撰.明崇祯时期汲古阁刊本.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