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教材; 绪 论;一、清洁生产的引入
;可持续发展;可持续消费: 是指这样一种产品和服务的使用方式,它要求在满足人们基本需求并促进良好的生活质量的同时,尽量减少产品和服务生命周期过程中的自然资源与有毒物质的使用、废物和污染物的排放,以便不危害后代的需要。;可持续发展;循环经济/社会; 五、课程的进度安排
拟分为八个讲次,每次三课时:
第一讲:清洁生产的背景、概念与推进实践
第二讲:清洁生产的理论基础
第三讲:生产过程的清洁生产
第四讲:清洁生产审核案例分析
第五讲:产品的清洁生产
第六讲:生态产业系统
第七讲:清洁生产的政策机制与工具
第八讲:从清洁生产到循环经济
机动三课时,复习三课时;第一章 清洁生产产生的背景;DPSR模型;人类;认识和处理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系统相互作用的关系;人类社会发展;一、人口激增;EXP;分析资料:世界人口每增加10亿各需要的时间 ;计算:从1760到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多少年?;1760—1995年中国人口每增加2亿各需要的时间 ;二、经济高速增长;三、城市化加快;;一、自然资源使用消耗
自然资源——人类可以利用的、自然生成的物质与能量。它是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物质基础。
;气候;;二、废物污染排放
;(二)水污染物排放;海鸟沾上油污后
艰难的飞翔;(三)固体废物排放;;1. 水资源缺乏,水质污染严重;我国总用水量:过去5000亿m3到8000亿m3
占可利用水资源总量28%以上
(据国际经验)一个国家用水量超过其水资源可利用量的20%,就会发生水危机;水污染问题严重
七大水系,一半以上污染严重
86%城市河段水质超标
近2800km河段鱼类灭绝
淮河水系,80%水呈黑绿色,过半的河段完全丧失使用价值
;2. 水土流失严重土地荒漠化程度加重;河床抬高、湖泊淤积
洪涝灾害频繁;3. 森林草原生态系统退化, 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我国森林草原资源现状;长江上游的森林砍伐;农业面源污染严重影响粮食安全;5. 城市生态环境问题不断恶化;;;;
◆1962年 雷希尔.卡尔逊《寂静的春天》
◆1972年6月5日联合国斯得哥尔摩“人类??境会议”
《人类环境宣言》《人类环境行动计划》
;自然资源应得到保护和保存,地球生产可更新资源的能力应得到维护,不可再生资源应当共享。; ◆1972年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
“ 零增长理论”
◆1975年布朗《建立一个可持续发展的
社会》
◆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文件《世界
自然保护大纲》
◆1987年布伦特兰夫人《我们共同的未
来》
◆1989年联合国环境署《关于可持续发
展的声明》; ◆1992年联合国里约热內卢“环境与发
展大会”
《环境与发展宣言》 《21世纪议程》
共40章、四部分
1、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1~8
2、资源保护与管理 9~22
3、加强主要群体的作用 23~32
4、实施手段 33~40; 可持续发展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认识处理人类发展与生态环境大系统相互关系的过程,其核心内容就是变革人类长期以资源环境为代价的社会经济发展模式。
正是在推动可持续发展逐步形成及其实践历史过程背景下,孕育着清洁生产的产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锂离子电池项目投资计划书(范文).docx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docx VIP
- 《工业软件测评通用程序及要求》征求意见稿.pdf VIP
- 2024年可持续膳食系列报告:菜谱碳足迹-龙吟研究室-2024-63页.pdf VIP
- 家居行业全景剖析.pptx VIP
- 反间谍安全防范工作总结.docx VIP
- 河南各市(精确到县区)地图PPT课件(可编辑版).pptx
- 住院患者的VTE风险和防治.pptx VIP
- 2025贵州铁路投资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35人笔试备考试题及答案解析.docx
- 2020-2021学年山东省济宁市任城区七年级(下)期末数学试卷(五四学制)(解析版).doc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