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8章失业与通货膨胀练习
第18章 失业与通货膨胀练习
1答:
结构性失业问题更严重。因为摩擦失业对任何个人或家庭来说,它是过渡性的和暂时的,摩擦性失业的失业者都可以胜任可能获得的工作,加强失业(就业)服务机构,增强就业信息,协助劳动者家庭搬家等都有助于减少摩擦失业结构性失业是由劳动力供求失衡造成的。一些劳动部门需要劳动力,即有职位空缺,但失业者缺乏到这些部门和岗位就业的能力,而这种能力的培训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因而结构性失业比摩擦失业难对付一些失业持续的时间和失业频率是自然失业率大小的两个主要因素,失业持续时间和失业频率:失业持续的时间取决于经济周期及劳动力市场结构。从劳动力市场结构看,劳动力市场组织(如职业介绍所、就业服务机构等)、劳动力人口构成(姓)、失业者就业意愿和能力以及失业救济金制度等因素。都影响着失业持续时间。
失业频率是工人们在一定时期内变为失业者的平均次数。一般说来,企业对劳动力需求变化越大,失业频率越高,新工人增长速度越快,失业频率也会越高。
失业持续时间越长,失业频率越高,自然失业率也越高。
5答:
主要有再配效应和产出效应。从再配效应方面看,通货膨胀有利于靠变动收入的阶层,不利于靠固定收入阶层;通货膨胀靠牺牲债权人的利益而使债务人获利。从产出效应方面看,在短期,需求拉上的通货膨胀可促进产出水平的提高;在长期,上述影响产量和就业的因素都会消失。
6答:
在商品市场上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如果经济的总需求超过总供给水平,就会导致一般物价水平的上升,引起通货膨胀。引起总需求扩大的因素有两大类:一类因素称为实际因素,诸如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扩大,政府支出增加、减税以及一国净出口水平的增加都会使得产品市场上IS曲线向右移动,从而使总需求曲线向右移动,使经济在现有的价格水平下总需求超过总供给。另一类是所谓的货币因素,即货币供给量的增加或实际货币需求的减少。这会使得LM曲线5=(111.5-107.9)/107.9=3.346=(114.5-111.5)/111.5=2.695+π1986)/2=3.02=3.02%=1.2+0.1=1.3(亿)
(2)解:
劳动力参与率=1.3/1.9=68.42%
(3)解:
失业率=0.1/1.9=5.26%
9
(1) 解:
u*=== = =通货膨胀率π=(P-P-1)/P-1,πe=(Pe-P-1)/P-1,故P-Pe=P-1(π-πe)
根据菲利普斯曲线,有(π-πe)=-ε(u-ue)
再利用奥肯曲线,就有(y-yf)/yf=-α(u-ue)
所以,有y-yf=(αyf/ε)(π-πe)=(αyf/ P-1ε)(P-Pe)
记λ=αyf/ P-1ε,可以得到:y=yf+λ(P-Pe)
同理也可以从向右上倾斜的总供给曲线推出菲利普斯曲线。
y
y2
y1
u1
u2
u
π1
π
π2
O
u1
u2
u
y
y2
y1
π1
P2
π2
菲利普斯曲线
奥肯曲线
总供给曲线
价格与通货膨胀率
P
P1
O
π
P
P1
P2
O
O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