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11章 钟嵘《诗品》的诗学观;
《诗品》作为魏晋六朝诗学的代表作,与《文心雕龙》珠璧相联,不仅外在体貌一样宏大,而且有着一致的深沉的历史意识与忧患精神。 ;一、《诗品》的历史意识与忧患精神
《诗品》作为魏晋六朝诗学的代表作,与《文心雕龙》珠璧相联,不仅外在体貌一样宏大,而且有着一致的深沉的历史意识与忧患精神。
;二、《诗品》的源流批评方法论
在《诗品》中,钟嵘对这些诗人及其作品分列高低,对其成就也作了评论与褒贬,并且区分源流,力图找到这些诗作的文学渊源关系。;三、《诗品》以品鉴为中心的批评论
《诗品》开创了以鉴赏为中心的批评论,一改过去诗论重心在于美刺比兴的特点,钟嵘重视五言诗的文体审美特点,这都是以往诗论不曾有的。
;
钟嵘用这种追溯源流、分品高低的方法来进行文学批评,是鉴于当时诗歌创作出现的弊端而作的。钟嵘所推崇的诗歌审美理想在其《诗品序》中表露得十分明确。 ;一、钟嵘对“物感说”的继承和阐扬
钟嵘继承了《礼记·乐记》中的“物感说”,提出诗人诗思的萌发乃是自然天地之“气”催发的产物。 ;二、以味论诗的“滋味说”
钟嵘以味论诗,是与他将“兴” 建立在“文已尽而意有余”之上的诗学观相关的。迄至唐代,经过刘禹锡、空海等人的发挥与阐述,意象理论有了长足的发展,成为新的美学范畴。
;
一、反对过分用典的“直寻”说
钟嵘认为,文体各不相同,有的文体适宜用典,比如经国文符、章奏诏令宜用典故,以求博雅,言必合古;但是作为吟咏情性的五言诗何必贵乎用事,这样的话只会消泯诗中的灵气。 ;二、反对雕饰声律的“真美”观
钟嵘的看法并不一定确切,但是本着自然英旨的批评标准,抨击时弊,倡导以自然为美的审美风尚,是很有见识的看法,也是《诗品》的重要价值所在。
;【思考题】
1.《诗品序》中提出的物感说与世情说对于诗歌成因的说明意义何在?
2.“三义说”与“滋味说”的内在联系有哪些?
3.试述《诗品》倡导的“自然英旨”诗歌审美观的价值。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