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毕业论文毕业设计开题报告论文报告设计报告可行性研究报告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第8章 移动通信的未来——5G 课程内容 5G概述 5G的关键技术 5G无线传输技术 5G网络架构与组网技术 5G概述 5G全球研发概况 5G概述 5G应用场景及指标 5G概述 5G应用场景及指标 课程内容 5G概述 5G的关键技术 5G无线传输技术 5G网络架构与组网技术 5G关键技术 5G的核心特征是超高速率、超高容量、超低时延、超节能和全覆盖。尽管各大设备商对5G的核心技术还存在着一些争议,但大家一致认为:为满足5G网络性能及效率指标,需要在4G网络基础上聚焦于无线接入和网络技术两个层面的增强或改革 课程内容 5G概述 5G的关键技术 5G无线传输技术 5G网络架构与组网技术 5G无线传输技术 全频谱接入技术 全频谱接入技术 毫米波通信 指频率为30~300?GHz,相应的波长为1~10?mm的频谱资源; 优点:可用频谱资源丰富,天线增益高、波束窄,灵活可控,可以连接大量的设备,且已实现10?Gb/s的传输速率; 缺点:波长短,因而穿透和绕射能力差,传输损耗更大,通常需要使用多天线波束成形技术去补偿收发信号的增益,在射频器件、系统设计方面需要特别考虑 可见光通信 波长范围在380 nm至780 nm(带宽为400 THz) 优点:传输频段宽、保密性强,且具有无电磁干扰、无需频谱认证、无电磁辐射和节约能源; 难点:光源布局、VLC和射频间的无缝切换、双向通信等 认知无线电 主用户由网络授权使用频谱,而从用户能够通过对系统所处外部环境的实时认知,获取主用户的资源使用情况,并在不产生干扰的前提下,动态使用系统当前可利用的资源来满足自身对速率、时延和频谱利用率等方面的要求。 全频谱接入技术 全频谱接入技术 低频与高频混合组网——全频谱接入 频段越高,受障碍物、反射物、散射体及大气吸收等环境因素影响,信道传播损耗越大,信道变化快、绕射能力差。 5G通信系统将仍然采用低频段作为核心频段,而高频空口作为低频蜂窝空口的补充,主要部署在室内外热点区域,用以提供高速率的数据业务。采用高、低频混合组网,结合数据面和控制面分离的架构,利用超密集网络和高频自适应回传技术,可以有效地解决热点场景下的高容量和高速率需求,并能保持较低的布网成本。另外,利用高频通信的窄波束和小覆盖的特点,可用于D2D、车载雷达等新型无线通信应用场景。 5G无线传输技术 超密集组网与D2D技术 通过更加“密集化”的无线网络基础设施部署,可以获得更高的频谱复用效率,从而在局部热点区域实现百倍量级的系统容量提升 5G无线传输技术 新型波形与调制编码技术 新型多载波技术 F-OFDM技术(Filtered/Flexible OFDM,滤波/灵活的OFDM) UFMC(Universal Filter Multi Carrier,通用滤波多载波)技术 FBMC (Filter Bank Multi Carrier,基于滤波器组的多载波) 先进的调制编码 同时同频全双工技术 设备的发射机和接收机占用相同的频率资源同时进行工作,使得通信双方在上、下行可以在相同时间使用相同的频率,减少传统双工模式中频率或时隙资源的开销,将无线资源的使用效率提升近一倍,从而显著提高系统吞吐量和容量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jingqilu@126.com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