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实践报告] 得民心者得天下推荐
得民心者得天下
前言:
在荒乱的年代里,人们渴望安定。在安定的年代里,人们渴望繁荣。在繁荣的年代里,人们渴望文明。今天,人们渴望发展,寻求致富之路。
农民,在中国这是一个拥有近8亿人口的集体。长期以来,他们不辞辛劳,辛勤耕耘,奋战在农业生产第一线上,为国家粮食安全和社会事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随着社会的发展,国家各项事业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农村建设与农业发展作为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一方面不断进步,另一方面也日趋暴露其自身的诸种弱点,以至于农业增收困难,农村经济增长缓慢,城乡差距日益增大,党中央不得不把“三农问题”提上日程。学生作为一名农家孩子,接触到的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农业和农村,不敢妄谈其他,只是对“三农问题”以及所涉及到的一些问题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和看法。
一、治国之道 必先富民
治国之道,必先富民。民者,人民也。在中国,农民这个集体一近8亿人口,占了人民的绝大部分,富民自然就必须先富农民。没有这近8亿人口的富足,中国的富民只能是奢谈。
汉文帝曾讲过“农,天下之本也”。他扶植农桑,鼓励耕种,甚至亲自下田劳作,终于使原本民生凋敝的大汉王朝出现了民富国强的“文景之治”。唐太宗亦曾有过“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理念,重视农业,发展农桑,终于赢得了“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的开元盛世。纵观历史,历代明君,没有不把农业发展作为重中之重的,历朝盛世,没有不是以农业发展为基础推动的。时至今日,虽然,因科技发展给整个社会格局带来了很大变化,但学生认为至少有一条是不变的:民富才能国强!正因为如此,农业发展,农村建设绝不可荒废。退一步说,只要中国这近8亿人口还要依靠土地生存,“三农问题”就应该毫无疑问地成为中国国家发展各种问题中的问题。在中国,用占世界7%的耕地养活占世界21%的人口的问题,永远都不是可以轻视的问题。
先说农业。应该说农业是“三农问题”的根本。假如农业搞好了,自然就有钱搞农村建设了,有关农民的许多问题也将不成为问题。但是搞不好,就是大大的问题。就在十年前,在中原这片国家粮食主产区的土地上,农民耕地普遍使用的是牛拉的曲辕犁,曲辕犁是两千年前的唐朝人发明的,效率低且笨重。作物多施的是牲畜粪便沤制的农家肥,很少有人用化肥和农药。基本的工具是镰刀和锄头。公社化时修的水利设施也多因年久失修而废弃,收获与否基本上是靠天。经常碰到外乡讨饭的人,多是他们家乡闹了灾荒。在这最近的十年里,农业发展真的是巨大的,化肥农药的普及改变了以往靠天吃饭的历史,耕种也基本实现了机械化,虽然远不抵发达国家,但其成效是有目共睹的。粮食逐年增产,社会局势稳定。这些成果是喜人的。但不可否认在近两三年来,农业发展出现了新的问题,也暴露了其自身的一些弱点:粮食增收缓慢,高新技术推广困难,农产品单一,市场竞争力低,价格低廉,而像化肥,农药以及汽油等农业生产有关的工业产品价格不断上调,农业发展面临出现瓶颈的危险。
再说农村。相对于城市日新月异的变化而言,农村发展速度远远落后。随着经济的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中高楼林立,道路畅通。但在农村,至多是把土墙换成了砖墙,把瓦房换成了平房。沿着河南这个农业大省的省级干道一路看去,邻近的村子上依然有许多土墙、瓦房耸立。在农村,很多地区根本无所谓什么社区建设也很少有什么养老投资、医疗保险等公益事业建设,而部分地区稀有的村镇级公路也少人修护,用不了两三年就只得废弃。总的来说,中国或者具体说学生所了解的中原地区的农村真的还很落后。
最后说农民。说到中国农民,最大的特点就是吃苦耐劳,长年累月经受风吹日晒,不怕脏,不怕累,为了养家,他们用自己的汗水和大自然拼搏。可以说他们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辛苦的一群人,可他们又得到了多少呢?生活水平的确有所提高,但在大多数时候,他们吃的依旧是粗茶淡饭,穿的依然是粗布衣衫,马马虎虎解决了温饱问题,没有面包,没有电脑,更没有汽车,有的只是黝黑的面庞和压弯了的脊背,甚至有些场合不公正的歧视。有些人还要抛妻弃子远赴他乡打工挣钱,曾经目睹过河南民工在某建筑工地打工的照片,许多场景真的很让人心酸。
“三农”,农民、农业和农村,学生认为,我们已经到了不得不解决的时候了,我们没有后路,不能再逃避,如果漠然让这种城乡巨大贫富差距自由发展下去,社会必将动荡,后果将是不堪设想。
治国,根在富民。农业富,国家富,农民安,天下安!
二 、农村发展 科技先行
在我国已加入WTO的今天,中国农民已融入国际竞争的大浪潮中,与国外的农业从业人员相比,我国的农民是不是应该尽快克服自身的弱点,提高自身的素质呢?答案是肯定的,而实现这些,必须依靠科技!
要致富必须克服的七种心态
同样享受党的好政策,同样是当农民,甚至同在一个村,为什么别人富了,自己却还在为如何增收所困呢。要解决问题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