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1-2012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2单元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2011-2012新人教版高一语文必修1第2单元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7、山中与裴秀才迪书?教案
【教学目标】
1。品味文中写景的诗情画意特征。
2。鉴赏文中语言淡雅优美,有情韵的特点。
3。指导学生背诵与理解文中的情意。
【教学设想】
运用多媒体教学。设置王维之诗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画面,引出本文的”书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境界。在银屏中打开王维的诗: 鸟鸣涧和鹿柴。然后让学生总结王维的诗歌创作的风格。接着引入本文所描写的画面。并在屏幕上呈 现出”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境界。
【教学过程】
一。由王维之诗而引入其书
播放课件1。王维之诗鸟鸣涧和鹿柴的配乐配画录像。然后关闭录像,又让学生背诵这两首诗。
1。要求学生思考:苏轼是如何评价王维的诗歌?然后让学生介绍王维及其作品。
2。让学生听本文的配乐录音。然又让学生朗读。
二。整体感知
1。让学生借助工具书,注释及印发的参考资料,阅读全文。
2。要求学生画出文中写景的句子,并用自己的话概括其写景的特点。
3。引导学生初步理解写景所体现作者的情感。
三。讨论研究,归纳写景的特征,及语言特点。
1。作为一篇书信,本文在内容上有什么体现?
提示:书信是直接与接受者对话的一种文体,或叙事,或表情,或写景。这些都与对方有密切的联系。然而作者在这封信中有大部分内容是写景的,为什么整篇书信是以写景为止呢?
这些问题,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琢磨,然后,再提示,最后,由教师归纳。
2。作为一篇书信,作者为什么把主要内容放在写景上?
提示:作者写景是为了让”山中”美景与美好的生活,借助这封信传给自己朋友,并且想让朋友也来共享”情怀”。在此同时,也有对朋友劝说和邀请之意。作者还通过写景来表现一种闲适山水之情,及追求一种田园的生活。所有这些都表现作者借景抒情或借景传情的特点。
教师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并让他们归纳出要点,然后,再集中起来,最后再由教师归纳出写景方法。以及给学生分析写景缘由。
3。作者为什么称自己为”山中人”?而在”非子天机清妙算者,岂能以此不急之务相邀。”中的”天机妙算”是什么意思?为何这样说?
提示指导:既指出诗人所在位置在山中,又说明自己的隐居生活,自己住在山中。而”天机妙算”,指的是性情之远,超尘脱俗。这也是对朋友的高度赞许。是因为他想提醒朋友春游的趣味。这将加重恳切相邀之情和诚挚相知之意。
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讨论,然后,再由小组长集中起意见,又让同学来讨论, 后由教师来解决难点
四。品味语言特点,写作特点和书信中的意境。
1。播放课件
2。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
指导学生学会概括:(1)学会概括书信中的语言特点。这篇古代书信:文字凝练,语言优美,在句法上,以四字句为主,犹如四言诗;。而中间也 有散行。其中写景部分,鲜明生动,声韵和谐。(2)。接着又引导学生结合银屏中的诗的特点,诗画合一;。情与景相融。接着又谈一谈两者的异同点。也许,一 个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表情古代名诗;。另一个是”书中有画,画中有书。”的古代著名山水游记散文。于是我们也由此说明王维的写作风格:不管写诗 或写文都表现一种以画面为主的借景抒情的写作风格了。于是他就被后人称为山水田园诗人了。 2。让学生完成课件2中的练习,便于消化和深化。
(1)。对这首诗的词语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寒山转苍翠”,一个”转”字,凭借颜色的渐变而写出它的动态。
B。”秋水日潺湲 ”,”日”就是天天,每日每时,令人感觉它始如一的守恒。
C。”墟里上孤烟”,”墟里”指村里,一个”上”字,写出炊烟悠然上升的动态。
D。”狂歌五柳前”,”五柳”指的是作者所居住的辋川别墅前中的五棵柳树。
(2)。选出对这首诗的内容和表现方法理解不正确的一项( )。
A首联写山中秋景。山是静的,水是流的,勾勒出一幅有色彩,有音响,动静结合的画面。
B。颔联写出了诗人的形象,柴门之外,依伏临风,看渡头落日,墟里孤烟,神态安逸,闲适潇洒,与隐逸诗人陶渊明的形象十分相似。
C。颈联写落日,孤烟等富有时间特征的景物,与首联构成一幅和谐的山水田园风景画,表现出诗人不愿意和统治者合作的反抗精神。
D。这首诗很好地体现了苏轼说的”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的特征,是一首诗,画,音乐完美结合的古诗。
3。(播放课件3)让学生阅读书信中第二段,完成下列各题。
(1)。这一段文字描绘了一幅_____________图。
(2)这段文字,从视觉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又从听觉角度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须五教案《林教头风雪山神庙》.doc
- 2015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须五教案《滕王阁序》.doc
- 2015年高二语文人教版必须五教案《逍遥游》.doc
- 1.1《沁园春·长沙》教案(人教新课标版必修1).doc
- 1.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2(人教版必修1).doc
- 1.1《沁园春·长沙》说课稿3(人教版必修1).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3章 6世界选择北京 Word版含解析.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3章 5彭德怀印象 Word版含解析.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4章 10梦碎雅典 Word版含解析.doc
- 16-17语文人教版选修《新闻阅读与实践》学案:第3章 7中国市场:人人都想分享的蛋糕 Word版含解析.doc
- 2025AACR十大热门靶点推荐和解读报告52页.docx
- 财务部管理报表.xlsx
- 高中物理新人教版选修3-1课件第二章恒定电流第7节闭合电路欧姆定律.ppt
- 第三单元知识梳理(课件)-三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复习(部编版).pptx
- 俄罗斯知识点训练课件-七年级地理下学期人教版(2024).pptx
- 课外古诗词诵读龟虽寿-八年级语文上学期课内课件(统编版).pptx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课件第七部分实用类文本阅读7.2.1.ppt
- 高考物理人教版一轮复习课件第4章第3讲圆周运动.ppt
- 高考英语一轮复习课件53Lifeinthefuture.ppt
- 2025-2030衣柜行业风险投资发展分析及投资融资策略研究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