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2地球系统科学2.ppt
60 第十二章 地球系统科学Earth Science System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二、地球动力系统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五、不可逆的进化 六、均变与灾变 七、各种时间尺度的周期性变化 一、地球是一个系统 地球系统科学—新的地球观 大系统、学科众多、相互交叉 从整体论(Holism)角度研究 从宇宙体系角度来全面认识行星地球:将地球作为一个行星 地球科学研究发展趋势: 分支学科研究→学科交叉研究→整体研究→太阳系研究(?)→银河系研究(?)→宇宙研究(?) 思考题:大学专业设置发展趋势?如何学习? 二、地球动力系统 地球上所有物质都在不断地运动 太阳系 220 km / s 地球公转 30 km / s 地球自转 (赤道) 230 m / s 空气流动 0- n ? 10 m /s 水的流动 0 - n m / s 岩石圈 0 - n cm / a 地幔 0 - n mm / a 地内核旋转 0 -20 km / a 地球上不同物质的运动都有其独特的动力学机制 它们均受到地球内部和外部因素的影响 地球内部:重力场、地磁场、自转、温度、压力等 地球外部:月球、行星、太阳系、银河系等 三、开放的地球系统 地球从宇宙中接受质量和能量 星子吸积、陨击 太阳辐射能、宇宙射线 地球系统不断地耗散能量 热量散失 转动惯性能消耗、自转减慢 地球是开放系统 将地球作为宇宙巨系统中的一份子 思考题:个人、集体、国家是否为开放系统?如何适应? 四、圈层间的强相互作用 地球系统的复杂性:子系统间强相互作用(物质与能量交换) 地球各圈层的强相互作用 耦合作用(两个系统通过强相到作用,彼此影响以至联合起来的现象)、解耦作用(通过互相作用后,两体系解除耦合关系,仍分别各具特色、自成体系的现象) 相邻两圈层之间强相互作用 壳-幔、核-幔、水圈-岩石圈、岩石圈-大气圈 不相邻圈层之间相互作用 重力场、磁场-内外核、岩石圈放气、温度-地幔、地震、厄尔尼诺、拉尼娜-地幔放气、排热 太阳系中各星球间相互作用、银河系中各星系间相互作用? 地 质 作 用 风化、风的地质作用 – 大气圈对地表岩石 地面流水、地下水、 海洋、湖泊、冰川 – 水圈对地表岩石 生物地质作用 – 生物圈对地表岩石 岩浆作用 - 岩石圈内部热活动、局部熔融、侵位 变质作用 - 岩石圈内固态岩石类型的变化 构造作用 - 岩石圈的变形与变位 很不完整地讨论了关于圈层之间相互作用 五、不可逆的进化 生物界: 由低级到高级、简单到复杂演变; 随时间演化的不对称性和单向性; ————生物演化不可逆性 地球: 地球是如何演化的? 整个地球(包括无机界)是否也是从简单到复杂、低级到高级的不可逆演变? 地球演化的不可逆性 总之,宇宙中地球的各圈层—地核、地幔、地壳、大气圈、水圈与生物圈,都是在相互作用下,不断地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演化发展,并按照各自的规律(自组织性)、不可逆地、前进式的演化。 地球演化的不可逆性 耗散结构论和协同论指出: 自然界非平衡的约束与非线性动力学机制同时作用于开放的耗散系统, 使系统自发地由简单趋于复杂,由无序与有序交替出现,具不可逆性。 六、均变与灾变 地球的演化: 不是匀速、线性地发展的,而是变速的演化; 表现为相对均匀变化与突变(灾变)交错相间的特征。 均变论(Earth processes acted over a long period of time. Hutton proposed that the physical, chemical and biological processes observed on a daily basis, have also acted on the Earth over very long periods of time) 18世纪末叶到19世纪初叶,地质学的奠基人,郝顿(Hutton, J., 1726~1797)和莱伊尔(Lyell, C., 1797~1875)认为: 主要观点:许多大变化是由一系列微小的变动逐渐积累而形成的。 稳定期(均变) 是一种非平衡的相对静态,演化呈现为相对有序的特征。 大气圈的年平均温度基本稳定; 气候带的划分基本固定; 海平面变化幅度较小; 生物稳定地繁衍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交通运输类】浙江省汽车维修行业工时定额和收费标准浙江省交通厅浙江省物价局精编.pdf VIP
- TD-JZ2006-6001西南设计院预埋件图集.pdf
- 01J925 1 压型板屋面.PDF VIP
- 视听语言 镜头运动.pptx VIP
- 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上学期期中调研八年级物理问卷.docx VIP
- JB∕T 5317-2016 环链电动葫芦.pdf VIP
- 广东省广州市白云区广大附中实验中学2022-2023学年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线上考试语文试卷.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doc VIP
- 风电机组专项隐患排查治理记录表自查.pdf VIP
- 工厂生产管理制度(3篇).docx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