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水港通用杂货码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企水港通用杂货码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企水港通用杂货码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简本

附件一: 《企水港通用杂货码头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1、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 (1)工程概况 雷州市企水港通用杂货码头工程建设规模为新建1个800吨级和1个500吨级(结构按1000吨级预留)通用杂货码头泊位及后方陆域配套设施,年吞吐量为20万吨。本项目占用岸线长度451 m,申请使用海域5.6685公顷,其中,建设填海造地用海面积为3.8889公顷,港池用海面积为1.7796公顷。 (2)工程分析 ●施工期 工程场地在规划码头区位置现状有一透水式抛石堤,需将其铲除,铲除堤根部时将产生少量的悬浮泥沙,铲除的石块回收工程利用。码头结构地下连续墙采用φ1000mm钻孔灌注桩连接排列而成,通过钢拉杆与后方锚定墙相连,中部回填砂。经过分析可知,整个码头基础施工对水质的影响较小,仅施打钢护筒时会导致轻微的底质泥沙起浮,产生少量的悬浮泥沙。东护岸基床抛石也会产生悬浮泥沙,但护岸与码头同时施工,护岸距离码头前沿尚有一定距离,产生的悬沙扩散范围仅限于填海围堰区内,不会对外海环境产生影响。码头港池疏浚拟采用1艘斗容为2~4 m3的抓斗船开挖疏浚土,产生的悬浮泥沙源强为0.667kg/s,源强性质近似为连续源强。疏浚泥的泥水比例按1:4,计算得到吹填施工溢流排水量480m3/h,正常吹填尾水溢流悬浮泥沙的排放浓度为150mg/L,则溢流口产生悬浮泥沙的源强为0.02 kg/s。填海施工对海洋环境的影响也不大。 施工期产生的废水包括施工队伍的生活污水、工地污水和施工船舶、机械含油污水等,由于施工期属于短期行为,只要加强污水控制并收集处理后排放,对附近海域水环境的影响不大。 本工程施工期间的固体废物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垃圾和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由专用车船定期收集,运往填埋场妥善处理,不得倾倒入海,建筑废弃物可作为城市垃圾一并处理。 ●营运期 项目建成后,主要作为通用码头及后方堆场,对海洋环境可能产生影响的主要是废水和固体废物。废水经初步处理后直接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对海洋环境的影响较小。 营运期固体废物主要是到港船舶的生活垃圾,生活辅助区工作人员的日常生活垃圾和设备日常维修的生产垃圾,还有装卸作业过程中散落在码头上的落料。固体废物经处理后均可实现零排放,对周围海洋环境基本不会产生不利影响。 2、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水质状况 调查海域的海水环境质量总体较好主要污染因子为重金属铜和汞和石油类。这主要与调查海区附近石化企业和人类活动短暂性排放石油类物质有关,建议应控制海域附近企业重金属的排放量和附近船只的含油污水的达标排放。 沉积物状况 工程附近海域沉积物质量良好,满足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规定的第二类质量标准,已经达到海洋沉积物质量》(GB 18668-2002)中规定的第一类质量标准。 生物状况 ●叶绿素a和初级生产力 比较20个调查站位的叶绿素a含量与初级生产力水平发现,叶绿素a与初级生产力的分布状况基本一致,分布的最高站位的区域和最低站位的区域类似。综合分析显示,调查海域的叶绿素a含量和初级生产力均处于一般水平,区域站位有较大的差别。 ●浮游植物 浮游植物共出现了硅藻、甲藻、蓝藻、金藻和黄藻共5大门类19科95种,其中以硅藻门的种类最多,其次是甲藻门;本海域浮游植物密度分布范围在261.00×104 cells/m3~1137.00×104 cells/m3之间,平均为666.72×104 cells/m3,最高密度出现在Z3号站,其次为Z12号站,最低则出现在Z18号站;浮游植物密度以硅藻类居首位,其次为甲藻类;浮游植物Shannon-weave多样性指数分布范围在3.24~4.14之间,平均为3.54,均匀度的分布范围在0.64~0.79之间,平均为0.69。多样性指数及均匀度均属较高水平,说明本海域生态环境良好;最大优势种是旋链角毛藻,优势地位突出,其次为笔尖形根管藻,优势特征也较为明显。 ●浮游动物 本次调查表明,调查区内出现浮游动物92种(类),分属14个不同类群;浮游动物优势种组成复杂,优势种有小拟哲水蚤、丹氏纺锤水蚤、肥胖箭虫、亚强次真哲水蚤、夜光虫、驼背隆哲水蚤、锥形宽水蚤、双生水母和红住囊虫等9种;栖息密度变化幅度较大,在(95.63~1224.38)ind·m-3之间变化,平均607.90ind·m-3;生物量变化范围为(68.44~628.57)mg·m-3,平均值为267.70mg·m-3; 全海域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分别为3.34、4.31和0.87,浮游动物多样性程度属良好水平。 ●底栖生物 本海湾底栖生物的平均生物量为127.06 g/m2,平均栖息密度为188.00 Ind./m2,最高生物量出现在的Z3号站,其次为Z9号站,最低生物量则出现在Z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