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诗歌之部第3单元 阁夜 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诗歌之部第3单元 阁夜 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训练:诗歌之部第3单元 阁夜 Word版含解析

1.改正下列加点字中的错误注音。 【导学号 雪霁(jì)   侪辈(qí)    渔樵(qiáo) 挣脱(zhènɡ) 寂寥(liáo) 创伤(chuānɡ) 朔漠(shuò) 回溯(sù) 攻讦(jié) 囹圄(wǔ) 泾渭分明(jínɡ) 发酵(xiào)                                                                       【答案】 “侪”应读chái,“圄”应读yǔ,“泾”应读jīnɡ,“酵”应读jiào。 2.下列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岁暮阴阳催短景 景:景色 B.天涯霜雪霁寒宵 霁:雪止 C.人事音书漫寂寥 漫:徒然、白白地 D.吴楚东南坼 坼:分裂,引申为划分 【解析】 A项,“景”,日光。 【答案】 A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夷歌数处起渔樵(数词,几,几个) 众数虽多,甚未足畏(名词,数目,数量) B.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名词,几率) 范增数目项王(副词,屡次) C.岁暮阴阳催短景(名词,指晚上) 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名词,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 D.阴风怒号,浊浪排空(形容词,阴冷的) 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副词,暗中,暗地里) 【解析】 B项,“则胜负之数”的“数”为名词,天数、命运。 【答案】 B 4.名句默写。 (1)________________,天涯霜雪霁寒宵。 (杜甫《阁夜》) ________________,此恨绵绵无绝期。 (白居易《长恨歌》) (2)五更鼓角声悲壮,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酌酒以自宽,________________。 [鲍照《拟行路难(其四)》] (3)________________,夷歌数处起渔樵。 (杜甫《阁夜》) ________________?锦官城外柏森森。 (杜甫《蜀相》) (4)卧龙跃马终黄土,________________。 (杜甫《阁夜》) 早岁那知世事艰,________________。 (陆游《书愤》) 【答案】 (1)岁暮阴阳催短景 天长地久有时尽 (2)三峡星河影动摇 举杯断绝歌路难 (3)野哭千家闻战伐 丞相祠堂何处寻 (4)人事音书漫寂寥 中原北望气如山 (一)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5~6题。 【导学号 宿 府① 杜 甫 清秋幕府井梧寒,独宿江城蜡炬残。 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风尘荏苒音书绝,关塞萧条行路难。 已忍伶俜②十年事,强移栖息一枝安③。 【注】 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在严武幕府中任职时写下的。②伶俜(pīnɡ):流离失所。③此句用《庄子·逍遥游》“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意,喻自己之入严武幕府,任参谋一职,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 5.一、二两联是如何来写清秋之景的,试从表达技巧的角度作简要分析。                                                                       【解析】 本题考查鉴赏古代诗歌的表达技巧的能力。抓住“自语”与“谁看”可想到视听结合;由“角声”与两联的具体意境可想到以动衬静;由“角声悲自语”可想到拟人的修辞手法。答题时应该先明确手法,然后结合诗句简要分析,分析时要准确理解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思想感情。 【答案】 ①视听结合:选取视觉形象寒桐、残烛、月色与听觉形象角声,组成一幅清秋图。②以动衬静:以彻夜回荡的角声来反衬四周的清寂。③拟人:将角声当人写,说角声在悲切地自言自语。 6.结合三、四两联,简要分析作者为何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                                                                                                          【解析】 本题考查评价古代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根据注释①“这首诗是杜甫在安史之乱发生后十年,避乱成都”与注释③“只是为了一家生活,勉强求得暂时的安居”,再结合诗句“音书绝”“行路难”,就可品味出作者发出“中天月色好谁看”的慨叹的原因了。 【答案】 ①饱经战乱,与亲朋音信断绝。②飘零辗转,因关塞战争频发,萧条荒凉,归路艰难。③无奈暂依幕府,也只是求得暂时安居,政治抱负仍难实现。 (二)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7~8题。 为 农① 杜 甫 锦里烟尘外,江村八九家。 圆荷浮小叶,细麦落轻花。 卜宅从兹老,为农去国赊。 远惭勾漏令②,不得问丹砂。 【注】 ①此诗是安史之乱后杜甫流寓四川卜居成都草堂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