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120分钟测(二).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120分钟测(二).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必修一单元120分钟测(二)

单元120分钟测(二) (时间:120分钟 满分:120分 本卷共4页) 一、基础知识训练(21分) 1.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3分)(  ) 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B.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 C.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 D.此亡秦之续耳 解析:选D A项,“共”通“供”;B项,“振”通“震”;C项,“蚤”通“早”。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有错误的一项是(3分)(  ) A.顾计不知所出耳    顾:不过,只是 B.以乱易整,不武 易:替代 C.比诸侯之列 比:比较 D.素善留侯张良 善:友善、交好 解析:选C C项,比:并,列。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3分)(  ) A. B. C. D. 解析:选B B项,①②均为介词,用。A项,①结构助词,的;②代词,他。C项,①疑问代词,哪里;②句末语气助词。D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承接。 4.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活用情况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3分)(  ) A.夜缒而出 B.秦武阳色变振恐,群臣怪之 C.常以身翼蔽沛公 D.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解析:选B B项,为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其他三项均为名词作状语。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3分)(  ) A.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B.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 C.以其无礼于晋 D.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解析:选C C项,无礼:古今义相同,不合礼节。A项,非常:古义,意外的变故;今义,表程度的副词,很,十分。B项,穷困:古义,走投无路;今义,贫穷。D项,行李:古义,出使的人;今义,出门带的包裹。 6.补写下列名篇名句中的空缺部分。(6分) (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         。(《烛之武退秦师》) (2)风萧萧兮易水寒,           !(《荆轲刺秦王》) (3)大行不顾细谨,         。          ,        ,何辞为?(《鸿门宴》) 参考答案:(1)失其所与 不知 (2)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3)大礼不辞小让 如今人方为刀俎 我为鱼肉 二、阅读能力训练(4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9分) 项羽究竟死于何地 《史记》问世至今已两千年,随着这部巨著的流传,项羽自杀于乌江似是无疑的了。其实,这是历史上的讹误。项羽真正的殉难地不是乌江而是东城,即今安徽定远东南(距乌江约三百里)。 《史记·项羽本纪》论赞中就曾点明,项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只不过一般人不去注意这点罢了。《汉书·灌婴传》也记载:“项籍败垓下去也,婴以御史大夫将车骑别追项籍至东城,破之。所将卒五人共斩项籍,皆赐爵列侯。”那么,司马迁何以在《史记》中有“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一段生动的描述呢? 这段描述仅为民间传闻,理由有三。一、项王垓下被围时已兵疲食尽,“至东城,乃有二十八骑”,又“汉军围之数重”。当时,项羽已“自度不得脱”,又何以能忽而来到三百里之外的乌江呢?再说,项羽垓下之败,其势是急转直下的,纵乌江亭长有救籍之心,又何以会料事如神,预先舣船以待?二、《史记·项羽本纪》通篇叙事严谨而缜密,尤其是对战事的描述,双方渡江涉河、斩关夺隘时的地理形势,都能于回旋曲折之中,给人以条理分明、江山如望之感。东城之后却为何三百里沙场竟无所交代,情节亦淡然松弛了呢?司马迁只说“于是项王乃欲东渡乌江”,巧借一“欲”字将流传在乌江的一段民间佳话与东城真实的血战情节缝缀弥合了。这就是江淮一带的专家、学者多年来频频质疑并做出种种臆度误解的根源所在。三、项羽崛起于吴中,“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在南征北战中,吴中子弟以及江东父老与项羽是建立了感情的。因而,在他死后即传说起“项王乃欲东渡乌江,乌江亭长舣船待”的佳话。司马迁曾游历过此地,自然有充分的机会采撷到这些民间传闻,以完善这个英雄形象,也实在是十分自然的。 其实,项羽“身死东城”,从来有史迹为证。高达数丈的虞姬墓至今犹在,《定远县志》载:“虞姬墓即嗟虞墩,县南六十里近东城。”关于阴陵、东城两地,《定远县志》记载得则更为明确:“阴陵城,县西北六十里,镆邪山南,周围二里。……羽溃围南山驰,汉骑将灌婴追羽过淮,羽过阴陵迷失道即此。”“东城,县东南五十里。项羽至阴陵迷失道,汉追及之,羽复引而至东城即此。” 项羽殉难前在定远县境内留下的遗址遗迹,除阴陵、东城,至今仍存有十余处。从霸王寨(项王迷路处)到刘会桥(为汉军追及处),从下马铺到嗟虞墩,构成了项王在这块土地上与汉军周旋的一条完整路线。 7.从文中看,下列不属于项羽殉难于东城的证据的一项是(3分)(  ) A.《史记》《汉书》等史书中都有项羽兵败并死于东城的记载。 B.据史料记载来看,项羽东城突围的可能性极小。 C.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