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选读 》训练:综合测评1Word版含解析.docVIP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选读 》训练:综合测评1Word版含解析.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高中语文人教版《中外传记选读 》训练:综合测评1Word版含解析

综合测评(一) (时间:150分钟 分值:150分)一、现代文阅读(12分每小题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导学号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悲剧不仅表现的间隔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1.下列各项中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为追求爱情自由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拒绝委曲求全最后触碑殉情化成蝴蝶。老舍笔下的祥子纯朴善良勤劳能干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阻击了3 000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弹尽粮绝之后跳下悬崖。在甲午海战中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开足马力冲向日本吉野舰最后被鱼雷击中沉入海中多名官兵壮烈殉国。【解析】 本题从混淆是非的角度设误考查对文中重要概D项中表述的“甲午海战”是历史事件不是文学艺术。A、B、C三项表述正确其信息体现于整篇文章中。【答案】 D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在悲剧冲突中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即悲剧主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兽性和人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解析】 本题从C项表述为“不至于获得”“不至于介入”语义程度加深与原文不符。A、B、D三项表述正确其信息分别体现在第一段、第二段、第五段中。【答案】 C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如呼喊、哭泣等而是指他们道德B.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也表现抗争与拼搏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解析】 本题从因果不当的角度设误A、C、D三项表述正确其信息分别体现在第一段、第三段、第四段中。【答案】 B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王来字原之慈溪人。宣德二年以会试乙榜授新建教谕。六年以荐擢御史出按苏、松、常、镇四府。命偕巡抚周忱考察属吏敕有“请自上裁”语。来言:“贼民吏去之惟恐不速必请而后行民困多矣。”帝为改敕赐之。中官陈武以太后命使江南横甚来数抑之。武还诉于帝。帝问都御史顾佐:“巡按谁也?”佐以来对。帝叹息称其贤曰“识之”。及报命奖谕甚至。英宗即位以杨士奇荐擢山西左参政。言:“郡县官不以农业为务致民多游惰催征辄致已命。朝廷悯其失业下诏蠲除而田日荒闲租税无出累及良民。宜择守蚕桑可裨本业者听其规画。仍令提学风宪官督之庶人知务本。”从之。来居官廉练达政事。侍郎于谦抚山西亟称其才可置近侍。而来执法严疾恶尤甚以公事杖死县令不职者十人。逮下狱当徙。遇赦以原官调补广东。来自此始折节为和平而政亦修举。正统十三年迁河南左布政使。明年改左副都御使巡抚河南及湖广襄阳诸府。也先逼京师来督兵勤王。渡河闻寇退乃引还。景泰元年贵州苗叛。总督湖广、敕回师进讨。明年事平。召为南京工部尚书。英宗复辟六尚书悉罢。来归。成化六年卒于家。 (选自《明史·列传第六十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宜择守长贤者/以课农/为职其荒田/令附近之家通力合作/供租之外/听其均分/原主复业则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ijingl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