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概要.ppt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概要

隋末农民起义(618年,隋炀帝被部下所杀,隋朝覆灭) 阅读材料: 单选题 我国著名史学家钱穆在《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一书中讲到:“汉宰相是采用领袖制的,而唐代宰相则采用委员制。”这里的委员制是指( ) A.三公九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内阁制 3.执行命令 2.审核计划 1.制定赈灾抢险计划 选拔官员 划拨钱粮 整修河道 渭河突发雪灾啦! 皇上赶快抗灾抢险啊 祭祀天地 防范盗贼 惩治犯罪 皇 帝 门下省 尚书省 中书省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起草政令) (审核) (执行) 三省六部制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唐太宗说: 法乃天下之法, 非朕一人之法。 领域 措施内容 影响 政治 法律 经济 完善隋代的三省六部制 提高了效率 加强中央集权 重视法制,颁行《唐律疏议》 现存最早的完备法典 减少百姓服役的天数 可交纳实物代替服役 经济生产逐步恢复 贞观新政 三、唐太宗与“贞观新政” 3、“贞观新政”的影响 唐太宗统治期间—— 政治比较清明 社会经济繁荣 民族关系融洽 社会安定开放 国力逐步加强 史称“贞观之治”。 贞观新政 (贞观初期,洛阳以东直至沿海)茫茫千里,人烟断绝,鸡犬不闻,道路萧条。 ──《贞观政要》 (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rěn),流散者咸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东至于海,南极五岭,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jī)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 1.“贞观之治”是中国古代史上为政宽容、对外开放和国力强盛的时期,此局面形成于哪一时期(??? ) 。 A.隋文帝??????B.唐太宗???????C.武则天???????D.唐玄宗 2.唐朝实行的行政制度是( ??? )。 A.郡县制????? B.科举制 C.三省六部制????? D.“羁縻州”制度 * * * 1、这座墓在南方地区 2、它位于古城扬州 3、它的主人死于非命 4、墓主人生前很有作为但也很残暴 5、他下令修建了著名的大运河 思考 荒淫无 度的宫 廷生活 隋炀帝游江都 大业七年,初征高丽。调兵征粮,集中军队113万、民夫200万。大业八年,征高句丽大败。“近古出师之盛,未之有也”。 大业九年,再征高丽。因叛乱,隋炀帝迅速撤兵。 大业十年,三征高丽。高句丽遣使请降。 大业元年,修筑东都(洛阳),每月役丁二百万,死者十之四五。 大业三年四月,北巡,随行甲士50万,马10万匹。……七月,筑长城,发丁男百万,死者十之五六。 大业四年正月,开永济渠,发河北郡民百余万,丁男不足,以妇女供役。……七月,发丁男二十余万筑长城。 劳师远征 滥用民力 “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段话是在说谁呢?哪个成语与此有关? 一、唐王朝的建立 1、隋朝的灭亡 暴君隋炀帝 看课本,思考并找出: 隋朝灭亡的主要原因 根本原因: 直接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隋末农民起义,各地地方长官和一些割据势力乘乱纷纷起兵。 历史事件的发生,一般分为根本原因与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也称为本质的因素; 直接原因就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导火索 611年开始 山东长白山(首发地) 翟让、 李密瓦岗军 隋朝的统治类似于下列那一个朝代? A、秦朝 B、东汉 C、西晋 D、东晋 一、唐王朝的建立 2、唐朝的建立 公元617年,隋朝太原留守李渊在太原起兵,攻占长安,次年(618年)建立唐朝,定都长安。李渊即唐高祖。 李世民早年助父亲李渊起兵太原、统一全国,身经百战,屡建奇功。但按照正常渠道,他将与帝位无缘,为了当上皇帝,李世民怎么做了?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1、唐太宗即位 玄武门之变——“杀兄逼父” 唐太宗李世民(599-649),年号“贞观”。 二、唐太宗的用人和纳谏 1、唐太宗即位 唐太宗为什么能够善于纳谏,善于用人? 唐太宗怎样善于纳谏,如何善于用人? 善于纳谏和用人对唐初的政治经济和社会发展有何影响?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君,舟也;人,水也;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唐太宗 你知道上文的意思吗?你能否从所学过的历史知识中举出“载舟”“覆舟”的例子? 载舟:文景之治 覆舟: 秦朝:陈胜、吴广起义 东汉:黄巾军起义 隋朝:农民起义 商朝:牧野之战 秦始皇平六国,隋炀帝富有四海,既骄且逸,一朝而败,吾亦何得自骄也?言念于此,不觉惕焉震惧。 ----《贞观政要) 吸取隋亡的教训。 二、唐太宗的用人与纳谏 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